关于上海市北海中学的融合式发展性督导报告

根据《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组发〔2016〕17号)、《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和《普陀区教育督导工作规程》等法规和文件的精神与要求,2018年11月27—29日,普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党建督导组对上海市北海中学进行为期三天的融合式发展性督导。上海市北海中学的基本情况为:学校创建于1965年,为公办初中学校,为党支部建制,2018年6月经公推直选,组成现届五人支委会成员,书记一人,副书记一人,下设四个党小组,党员36人。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650多名学生;在编教职工95人(党员占38%),其中专任教师76人(党员占46%)。督导组全体人员通过审阅学校发展规划,听取校长的自评报告、查阅相关资料、巡视校园环境、观课(20节)、干部教师访谈(57人次)、学生座谈(48人次)、问卷调查(教职工76份,家长100份,学生109份)、听取社区意见等途径获取信息,形成以下报告。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让每一位师生健康成长(2018---2023年)五年发展规划》的引领下,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着力打造“三声教育、“北海博客”、“研修文化”三大文化品牌,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以破解教育教学瓶颈问题为抓手,积极开展“互动式+1”校本研修,探索“分层递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学校办学质量持续稳定,社会和家长的满意度高。学校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心理健康达标校、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普陀区文明单位等称号。

一、成绩与经验

(一)坚持思想引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党支部积极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工作,坚持齐抓共管、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等工作要求,有效落实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意识形态管控工作机制,形成党建工作促中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学校党支部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意识形态的把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抓好党员干部、教职工的思想建设工作,营造了“和谐、健康、清明”的政治环境和“安全、健康、美丽”的文化环境。学校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海中学创建上海市精神文明校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了全体党员、教职工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氛围。党支部凝心聚力,通过北海中学微信公众平台、校园网、公示栏等,及时报道上海市“金爱心”教师、普陀区先进党员以及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等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开展“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做合格党员、建规范支部”主题宣传活动,以优秀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提升广大教师的“精气神”,助推学校中心工作顺利开展,为提升办学质量保驾护航。

二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首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党支部严格履行干部和党员职责,以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学习为主渠道,结合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组织开展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学习,通过观看廉政警示片、党性教育片和电影党课,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提升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其次加强舆情监管。学校制定《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形成长效安全机制;严把政治关、意识形态关,健全网上意识形态监测分析研判机制,做好网络舆情报送工作,加强对校内新媒体的监管力度,有效应对涉及师生的舆论事件,网络舆情预警处置及时有效。

三是探索“党建带团建”的有效途径,积极落实基层党建工作。首先组建了“海川工作室”,搭建党建带团建平台。学校以党建课题《助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实践研究》为引领,组成了以35岁以下党员、团员青年教师为主的“海川工作室”,党支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为学校“海川工作室”党建带团建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其次组织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提升青年教师思想觉悟。党员干部和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党组织在召唤、青年团员责任、优秀教师培养、新时代历史使命”等教育主题,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职业认同专题调查并形成报告,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答疑解惑;邀请优秀青年教师分享成长经历,开展“心灵成长沙龙”交流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在思想境界、敬业有为、专业能力提升等方面不断进步。三年来,党员教师和青年团员教师成为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主力军,多名青年团员教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成为中共党员。

(二)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三声教育”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德育活动的课程化为抓手,以德育主题年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全面深化“三声教育”品牌项目建设,构建学生健康发展的活力空间。学校连续多年成为上海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

一是学校德育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实效性。首先,学校制定《北海中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3)年》,从“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培育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公民素养”等方面,确立了五年的德育主题年工作主题,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任务和举措,履行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其次,广泛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在已有的“三声教育”德育操作框架的基础上,又探索开发“红绿蓝”三色综合实践课程,暨“红色文化研学实践、绿色公益志愿服务、蓝色职业规划体验”,并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开展《基于学业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发的研究》,使“三声教育”德育品牌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教育形式更加多样,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学校已经形成了《模拟法庭》《禁毒教育》《苏州河上的事》《校园植物e起来》《指尖上的中国》等40多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基本满足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多元发展的需求。2018年,《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发的研究》立项为普陀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二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落实课程育人目标。学校组建了以教学分管校长、教导处、备课组长、学科组老师为主体的学科德育管理体系,不断强化学科德育管理的组织保障。学校主动挖掘语文、政治、历史、音乐、地理、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德育显性元素,要求各学科教师主动选择和确定各自的校本德育课程或者德育学科渗透点,形成了人文精神教育、艺术修养教育和体育精神教育三大版块内容,在学科教学内容设计的不同层面渗透核心价值元素、传统文化教育和“两纲教育”等内容,不断完善以“三声教育”为核心的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学校积极参与市区“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遴选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科德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学校坚持以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为重点学科,开设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课程,打造了《探访多伦路文化街》、《博物馆寻宝》、《锦绣河湾》等校本德育项目,开展“诗意飞扬”朗诵大赛、“争做文学博士”知识闯关、“经典歌曲我唱我演”等提升德育课程品质的主题活动,成为语文、历史等基础型学科的学科拓展内容,推进学校德育学科融入工作。

三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首先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工作。学校以“珍爱生命,完善人格,乐于合作,积极向上”的学校健康教育为目标,注重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体魄健康、心理健康、思维健康、行为健康、道德健康”五大领域的项目中。学校成立了学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在责任分工、分层实施、监督评价、制度保障等方面做了具体的布置和安排,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其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分析,形成了从预备年级的“小初衔接、适应发展”、初一年级的“意识提升、主动发展”、初二年级“青春激昂、健康向上”到初三年级的“坚定理想、冲刺未来”四个年段的心理健康发展主题,通过专家讲座、师生校内专题研讨论坛、“成长加油站爱心社团”、“珍爱生命、读书润心”心理辅导等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心理健康主题班团队会、“北海之星美德少年”评比以及北海中学“金爱心”“金孝心”评选等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第三加强特殊学生心理健教育工作。学校分管领导、教导处、心理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家委会代表等组成“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小组”,进一步优化“海心湾”心理健康辅导室的功能,定期开展特殊学生的帮教工作,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机制运行有效。学校积极开展特殊学生心理健康个案研究,落实特殊学生心理健康一人一档管理工作,加强对个别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的转化,成效良好。学校成为上海市心理健康达标校。

(三)致力课堂教学攻坚,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改革原则,坚持以课堂有效教学为核心,以中考改革为方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为重点,实施系列化、主体化分层递进式教学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一是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规范高效。学校以“细化课程目标、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训练系统”为教改策略,进一步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环境、课堂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完善,进一步修订《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复习课教案的设计要求》《作业检查体系标准》《试卷命题规范化细则》等教学管理要求,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学校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了对教师工作量、教师教学成效评价、教师奖惩激励、学生成长效果、教育科研等的教改实践研究,加强对教研组、备课组过程性管理,定期对教研活动、教案撰写、作业批改、听课笔记等进行检查和评定,检查结果通过一定流程反馈,使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水平。

二是探索“分层递进”课堂教学实践,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求。学校注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着手,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状况,构建“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以校本作业、学案研究、试题库建设为抓手,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开展走班式“辅优补差”、专题式“专家破解问题门诊”、导学案教学实践、微视频资源库服务等多种学习方式变革,强化任务驱动、强调精讲多练、加强个别辅导,提升教学效果。学校开发“北海英语·APP”管理平台,及时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评价与反馈,提升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效。开展“聚焦课堂活动设计,关注生生交流表达”、“聚焦实证挖掘,关注问题的设计与解析”、“数学阅读材料使用策略研究”、“基于信息化环境的物理预学习单设计研究”等专题教研,激发教师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创新实践,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转型和教学水平的提升。问卷调查显示,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清晰,有具体的改革要求和措施,教学效果提升明显”的比例达97.4%;认为“学校的校本教研能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校本教研内容、教研实效强”的比例达93.4%。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很有效”的比例达98.17%。督导组现场观课的总体评价较高,佐证了学校在推进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取得的成效。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队伍建设成效不断显现

学校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提升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境界;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的自觉性,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

一是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加强内部治理,不断完善师德建设制度,严格执行《上海市北海中学教师一日规范》及《上海市北海中学课堂规范》等制度,严格抵制教师违规补课、体罚学生等现象,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党支部坚持通过组织学习、思想引领、加强教师意识形态管控等方式,落实师德教育,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承诺签名等活动,严格遵守“六个严禁”。党支部坚持每月一次教工政治学习,开设道德讲堂和文化讲堂,积极开展“海川”好人好事、“蔡文静上海市金爱心教师”等优秀教师事迹的学习、宣传和表彰,以提升教职工的人文修养和职业境界。近年来,学校无教师违规事件。

二是完善队伍建设管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校制定《北海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发展规划(2013-2018年)》,完善了《以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上海市北海中学教师发展性评价指标》、《北海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书》、《北海中学教师发展计划及反思评价表》等相关制度,出台了“北海中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和管理办法”,以及《海川工作室--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方案》,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四级梯队管理,提升学校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现有在编教师76人,其中硕士学历14人,占比18%;高级职称教师22人,占比29%,明显高于区内同类学校。近三年,学校教师有2人在全国教学评比中获奖、6人在市级教学评比中获奖,50多人次教师在区"普陀杯"评优中获等第奖。党员教师、骨干教师在学校队伍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学校构建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养优良的教师队伍。

三是注重校本培训与教育科研的有机融合。学校坚持科研引领、项目推进、培训融入的校本培训方向,不断完善适合入职培训、青年培训、骨干培训、岗位培训、全员培训、科研培训等多种类型的教师培训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全员参与为原则,以教学研讨为主题,以互动研修为形式的北海中学教研组“组内互动、组际互动、校内互动、校际互动、家校互动、区校互动”的“互动+1”教研活动模式。学校探索组织跨学科综合教研,充分依托“智慧教室”实验校、“有效教学”基地校、“数字教材”实验校、“创新教室”基地校等资源优势,鼓励教师团队开展各个领域的科研探索,通过专家点拨、名师带教、工作室培养、全员参与等形式,开展课程标准学习、课堂教学研讨、校本课程开发、参与课题研究等,促进教师观念更新和专业素养的提升。近五年来,学校申报立项的国家级、上海市级、区级(个人)各类研究课题近20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4项),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认为学校校本教研活动能从学校实际出发的比例达93.4%,科研成效明显并得到积极推广的比例达96.1%,可见立足校本的教研、科研工作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

二、问题与建议

(一)学校党支部在开展党建研究方面有较好的基础,较好地完成普陀区教育系统第五批党建实验基地课题项目并积极参与普陀区教育系统第六批党建实验基地课题项目工作。但是,依据新时代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要求,学校党支部在如何着力破解党建中的瓶颈问题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一是学校党支部在参与学校重大事项决策工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党支部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党建引领作用还需不断凸显;三是党支部在开展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党员教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以及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工作举措有待进一步优化。

建议:学校党支部要进一步聚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1)完善学校议事决策制度,始终坚持学校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党组织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主要程序,凡是涉及干部人事任免、学校招生、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重大事项,党支部要把好政治关,主动与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加强沟通、形成共识。(2)学校已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经历多校合并形成了文化多元的基础,学校党支部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党政领导要积极做好学校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认真思考并慎重设计、架构学校文化建设行动计划,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质量推进学校良好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工作。(3)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学校党支部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梳理、构建师德教育内容体系,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和工作机制,通过创设师德师风课程化建设,积极构建教师队伍“健脑”的思想理论学习课程系列,“健心”的职业道德塑造课程系列,“健体”的身心健康、阳光活力课程系列,努力打造思想品行正气、职业道德优良、身心健康阳光的教师队伍。

(二)学校课程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学校依据“心灵健康、思维活跃、举止优雅、体魄健康”的育人目标和课程建设资源,开发形成了基础型课程群、课题与研究课程群、科创课程群、“三声教育”德育课程等四大类课程群。课程结构板块设计存在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课程架构的逻辑性需要进一步厘清,三个领域的课程界限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建议:(1)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北海中学有声有色课程方案》,开展对课程结构图谱的深入研究,厘清逻辑主线、明确内涵与外延的覆盖,优化校本化“有声有色基础型课程、有声有色拓展型课程和有声有色探究性课程”三大版块的课程框架结构。(2)加强课程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自上而下的课程建设路线图,厘清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教导处和教研组等各个层面的职责,确保课程运行的规范、高效。(3)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课程管理数据与学生学习数据的积累与运用,带动学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学校在提升教师整体专业素养、专业能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教师队伍中领军人才偏少,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分布欠均衡,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学科缺少高级指导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学校还缺乏在全市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教师,制约了学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建议:(1)指导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拓展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明确与学校整体发展相匹配的个人专业发展目标、措施和诉求;搭建更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重视对教师实施个人规划的管理和考核评估,有效促进教师自主发展。(2)通过培养、招聘、引进等途径,实行政策倾斜、定向培养等措施,加大领军人才、骨干教师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激活和提高教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型教师。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9年3月29日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