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各事业单位:

现将《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以便参阅。

  

上海市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3年2月17日


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区绿化市容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精细化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全方位推进绿化、市容、环卫三个板块业务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努力为普陀百姓打造高标准、高品质、有温度的城市空间。

一、全力以赴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1、确保面上市容环境整洁有序。道路保洁方面,优化调整道路保洁模式,形成白天时段常态作业、夜间时段集中整治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封控期间组织5次道路环境清洁消杀集中整治行动;开展“清积存、大扫除”专项行动,5月中旬,对重点道路进行清扫整治,对道路废物箱和公交座椅等“城市家具”进行预防性消杀作业。垃圾清运方面,合理调配运力、科学安排班次,确保“日产日清”;针对居民区因保供、团购产生大量白色泡沫箱,通过大吨位渣土车开展集中清运、冷压暂存,消除路面污染;针对防控专项生活垃圾,实施专人、专车、专运、专处“四专”管理。公厕管理方面,根据疫情形势合理关停公厕,后续根据实际情况研判形势,合理排定,按需、逐步、分批恢复公厕开放。

2、落实好公园绿地疫情防控。严守“入口关”,按照“全面覆盖、应用尽用”原则,在公园入口、厕所等张贴公园“场所码”,在全区公园部署“数字哨兵”,严格遵循“逢进必扫、逢扫必验”。做好公园内公厕、游乐场等公共区域及各公共绿地的预防性消杀工作。自3月起,陆续关停本区公园,并根据疫情防控的实时变化,有序分批分时段开园,逐步恢复公园夜间开放。

3、凝心聚力支援防疫一线。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全面发动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部分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助力居村、隔离酒店、疫情防控专班等,全体党员向所属居村报道进行志愿服务,冲锋在疫情第一线。

二、高标准做精绿化建管

4、大力推进林长制工作。自2021年底林长制工作铺开以来,全年始终咬定目标,落实林长制各项工作。依托区林长办,由区主要领导担任双林长,完成林长制配套制度制定,开展区级林长巡林9次,指导各街镇完成公示牌竖立、检查督导、日常巡查、信息报送和考核评价等工作;指导10个街镇分别建立街镇林长办,全面构建“1+10+N”的林长制全域覆盖体系,推进林长制工作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

5、有序推进绿化体系建设。全年完成新建绿地20.38万平方米、绿道8.37公里、立体绿化3.26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指标。大型绿化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苏州河岸线公园建设有新亮点,完成半马苏河公园、岸线公园(一期)贯通工程,推进岸线公园(二期)工程;环城公园带建设有新面貌,全面推进春光公园、启点公园建设;““十四五””绿化重点项目有新进展,稳步推进金光绿地、真如绿廊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长风公园、武宁公园提升改造。

6、深入推进特色绿化打造。持续街心花园和转角绿地建设,完成润园、梅川园等4个街心花园建设,完成绥德路口、紫杉园等转角花园的提升改造,为百姓打造更多高颜值、家门口的绿色空间。真华南路(潮州路-铜川路)成功创建为2022年上海市绿化特色道路。持续精耕细作,维护现有特色道路景观面貌,打造花开不断的绿化特色道路景观。

7、持续推进公园品牌管理。全年新增半马苏河公园 (一号公园)、半马苏河公园(三号公园)和槎浦公园共3座城市公园,全区公园数量达29座,部分公园延长夜公园开放时间。着力公园“一园一品”建设,完成管弄公园槭树科特色公园改造,继续推进真如公园、宜川公园及海棠公园局部改造工作,清涧公园成功创建“2022年度上海市公园十大特色植物区”,以精致、精细、精心(新)的公园景观面貌推动绿化高质量发展。擦亮文化底色,因地制宜办好四季花展,举办真如公园蜡梅展、梅川公园梅花展、甘泉公园荷花展、宜川公园菊花展。

8、提升绿化特色服务品质。积极推进市民园艺中心建设,成立普陀区首家市民园艺中心,形成与15分钟生活圈相配套的花卉服务网络,将绿化服务送到市民身边。打好惠民组合拳,举办公益宣讲、科普宣讲、插花讲座等为民服务活动8场次。营造全民爱绿、护绿新风尚,开展2022年全民义务植树节,新增认养树木452株。围绕“花事节气、文人香事”主题,在长风公园开展五期园艺大讲堂活动。

三、高水平做细市容管理

9、加速实施苏州河景观照明建设。按照市、区统一安排和我区实际情况,分类、分段、分期进行苏州河景观照明的建设提升,已完成一期建设为昌化路桥-宝成桥段4.6公里的景观照明建设,包括救火会、半岛花园等重要节点,宝成桥、西康路桥的景观照明,以及泰欣嘉园-宝成桥、宜昌路消防站-宝成桥、中远两湾城等滨水空间景观照明建设。压茬推进二期建设为沿河第一立面滨水建筑,包括86幢楼宇(其中含16幢商业建筑,仅负责方案设计)的景观照明新建或提升改造, 2023年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任务。此外按照市、区领导的要求,已完成“半马苏河,乐活普陀”为主题的三期工程深化设计方案,计划分三年(2023-2025年)三个阶段实施,2023年计划启动推进第一阶段。

10、稳步实施景观道路(美丽街区)建设。持续推进景观道路建设工作,结合“美丽街区”建设,按照“做减法、全要素、一体化”的要求,推进大渡河路、曹杨路、安远路等15条(段)36公里景观道路(美丽街区)建设,有序实施绿化新建改建、道路铺装、路面整治、城市家具和座椅布置及店招店牌整体改造等内容。

11、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市容环境保障。制定完成《普陀区打造美丽市容迎接党的二十大“第五届进博会”实施方案》,明确14条主要道路、4条主要河道和4个景观区域的重点保障范围,围绕环境卫生、灯光广告、绿化景观、市容环境四个方面的整治类和管理类29大项159小项任务,牵头相关责任部门全部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完成;整改完成178个市级巡查市容环境类问题案件;整治拆除265块市级督办违法户外广告、招牌设施。

12、强化责任区管理和“路长制”实效。落实责任区各项年度任务,组织各街镇开展责任区门前清洁行动63场次,通过上门、集中等形式联合各街镇开展责任区管理宣传工作 10场次,提升10条(段)责任区示范道路管理实效,培育、提升10个社会自律自治组织,不断完善更新“一店一档”责任人信息档案,通过责任区实效测评,定期反馈问题,督促街镇做好责任区管理工作。落实“路长制”工作,对各街镇路长所管理的道路状况进行检查,通过问题反馈机制,提高沿街市容环境管理效率,实现平面整洁、立面规范、空间和谐、设施完好、动态有序。  

13、加大户外招牌和户外广告管理力度。户外招牌管理,日常性对全区户外招牌的安全性和牢固性进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随查随改,累计整改425块;开展全区招牌统计及安全抽检工作,完成9243块招牌基础信息统计及863块安全抽检,下发各街镇并落实问题整改工作。完成枫桥路、甘泉路、宜川路、真光路、曹杨路等5条店招特色道路路段申报工作。户外广告管理,切实保障好百姓头顶上安全,共安全抽检户外广告设施设31块/947平方米,对存在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全部整改完成。继续加强临时户外广告、违法户外广告的整治,拆除违法走字屏101块,整治、拆除广告42块,拆除各类临时广告(道旗、布幅、展示牌等)525处/块。

14、常态化落实市容面貌管理。开展市容环境薄弱区域和中小道路专项整治,排摸路段清单,完成石泉东路、洛川路、镇坪路等6条中小道路的整治任务。开展“三乱”及非广告设施治理,确保全区公共区域的各类立面、设施、电杆、亭棚、道路隔离栏上的“三乱”现象日产日清,白天时段全区无“三乱”现象,累计清理32400余处。推进市容环境达标、示范街镇复查,对石泉、长征进行市级市容环境达标、示范街镇复查工作,目前长征已通过实效复查,石泉复查工作已结束。严格落实《普陀区景观灯光设施管理维护考核办法》,对景观照明开展运行维护,完善日常巡查制度,全区检查9356处/个,发现问题2183处/个,排除问题2183处/个,确保景观照明设施安全运行。

四、高效能做实环卫管理

15、巩固推进,持续巩固垃圾分类实效。根据全市《2022年下半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结果》,普陀区10个街镇成绩均达到“优秀”水平。不断强化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和投放点管理,有效减少“小包垃圾”问题发生率,改善居民的生活垃圾投放环境;不断提升单位和沿街商铺的垃圾分类实效。规范促进资源回收体系,着力抓好可回收物体系建设,修订《普陀区低附加值可回收物补贴办法》,努力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创新探索多渠道投放方式,通过定时定点回收、居民区有偿回收、定点预约回收等方式,提供更便捷的可回收物投放和售卖体验;试点“Y字型”和“联排型”两款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容器,针对性提升饮料瓶、易拉罐分别投放。收运中转环节基本实现“一街镇一中转站”布局。全年,干垃圾日均量726.73吨,可回收物日均分出量350.93吨,湿垃圾日均分出量367.51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9.71%。

16、强化管理,抓精抓细道路保洁作业。持续抓好城市清洁行动,每月15日组织、指导开展清死角、消盲区、大冲洗城市清洁行动,提升道路保洁质量。巩固拓展高标准保洁区域,在巩固2021年6处高标准保洁区域基础上,新增大渡河路“L”型区域、长征休闲宜居区域、桃浦新村环形区域、黄陵美丽街区道路4处高标准保洁区域。强化公厕管理,静宁绿地公厕获选2022年上海“最美厕所”。稳步推进环卫作业扰民专项治理行动,制定《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22年环卫作业扰民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强化作业规范、优化作业流程、提升服务能力,持续降低环卫作业扰民投诉量。开展道路保洁难点路段“攻坚拔点”专项整治,排摸梳理32条道路保洁难点路段或小包垃圾多发路段,增加保洁频次、合理安排作业力量,补齐环境短板。做好道路扬尘管控工作,每日根据前一日PM10浓度较高的10条道路开展专项整治。

17、统筹协调,有序推进生活垃圾清运。居住区装修(大件)垃圾清运提高源头清运效能,在居民区探索固定厢房式清运、回收箱式清运、预约交付式清运三种模式,减少二次污染、减轻清运过程中噪音、扬尘等扰民现象。截止12月底,全区已清运装修垃圾125692.5吨(日均344.36吨),平均用时22小时;清运大件垃圾9549.06 吨(日均 26.16吨),平均用时12小时42分钟。居住区湿垃圾二次清运,7-9月,实施居住区湿垃圾一日两运,缩短湿垃圾在居住区滞留时间。持续强化生活垃圾清运车辆监管,针对车辆超载、混装混运、跑冒滴漏等问题,通过“检查-发现-整改-督办”的闭环监管体系,确保常态长效。

18、加强监管,做好环境卫生服务管理工作。加强生活垃圾收费管理,结合疫情影响与行业复苏情况,全力以赴助力企业经营,在落实好生活垃圾处置费的减免工作的同时,确保完成全年收费指标。2022年合计减免1364万元,实际征收3150万元。完善建筑垃圾全程管理。严格按照“安全、有序、整洁”的规范运输要求,推进建筑垃圾网上申报和“一网统管”,严格管理、严查违规,推进建筑垃圾全程监管。全年,装修垃圾运输处置总体平稳有序。

五、高质量做优民生服务

19、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标准化管理“一网通办”办事指南,巩固“两个免于提交”落地成效。发布政务服务事项共51项,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减时限97.7%,即办件88.2.%,网上办理100%”。其中,2022年开展行政许可审批184件,包括动迁树木48件、临时借用绿地9件、渣土处置申报75件等。积极探索“一网通办”创新项目。推出“单位绿化指导服务”一件事,推进“机动车清洗场(站)备案”快办事项。完成“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抽查计划。开展权责清单集中认领和调整,共确认领45项权责事项,后续将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做好对外公布。

20、妥善有效处置各类诉求需求。全年,共收到市、区“两会”意见、提案,“两代表一委员”建议共20件,其中政协委员提案13件、人大代表建议5件、两代表一委员2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共收到各类来信来访31件,全部处理完毕。12345市民热线处置方面,立足梳理数据分析,认真解决问题,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有效处理的常态机制,减少重复投诉。受处理各方市民诉求3271件,满意率93.29%。圆满完成今年“夏令热线”市民诉求处理保障任务,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21、平稳有序保障各类重大活动。重大活动保障全天候,围绕第二十次全国党代会、第五届进博会、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等重大活动进行质监保障工作,强化风险点排查,抓实保障措施,制定工作预案,明确力量组织、具体措施,确保应急科学高效处置、活动有序顺利进行。

22、强化行业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开展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并开展阶段性绿化市容系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防范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年度内顺利抵御了台风“桑达”“轩岚诺”“梅花”以及多次强降雨和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应急工作,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2022年,区绿化市容局克服疫情影响,绿化、市容、环卫三大板块业务稳中有进,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将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精神,使普陀城区更有温度、更富魅力,打造高颜值生态普陀!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