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路街道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方案

2019年06月12日 来源: 上海普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下发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按照《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文件要求,围绕建设“绿色石泉,4+4模式”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新模式,计划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职责

1、社区管理办

(1)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制定考核办法及经费保障。

(2)负责指导各居委、小区、物业间的联络和协调等工作。

(3)负责工作总结,为完善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提供资料和意见。

2、社区自治办

督促小区居委会、业委会开展相关工作,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纳入居民自治公约。

3、绿化和市容管理所

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及垃圾的处置,协助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保障分类容器的合理配置,疏通分类垃圾清运渠道。

4、房管机构

负责协调和联络小区物业公司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5、各居委会

负责指导志愿者开展宣传教育,发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定时定点投放工作;负责落实好志愿者日常台账的登记工作。

二、实施办法

(一)加强宣传引导

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宣传活动,同时以集中宣传、黑板报、宣传册、电子屏、居民告知书等形式开展宣传。使居民家中垃圾基本做到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及可回收垃圾分类出户,定时定点投放。

(二)建立志愿者队伍

在小区配备一支志愿者队伍,志愿者由相关居委会负责组织,由社区管理办、绿化和市容所负责相关培训。

其主要职责是在厢房周边进行宣传发动、指引指导社区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并对垃圾桶进行简单清理擦拭保持垃圾桶的干净整洁。对于居民垃圾投放进行台账登记,便于领导小组办公室掌握一线情况,开展针对性工作。

(三)探索奖惩机制

在小区探索精神物质结合的奖惩方式,一方面开展绿色账户积分工作,对配合进行分类投放居民进行积分奖励;另一方面结合志愿者台账登记,对积极配合工作的居民予以张榜表扬和物质激励;对拒不配合垃圾分类工作、随意丢弃垃圾的居民进行公示。

(四)落实例会制度

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沟通工作情况,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工作方法,解决工作难题,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三、工作步骤

1、排摸准备阶段

进一步开展排摸社区内的小区、单位情况,解读《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示范街道(镇、乡〕考评办法(试行)》文件要求,对标对表,全力推进垃圾分类达标居住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排摸,将所有小区按类型、规模、房屋属性、垃圾箱房设置等要素进行归类汇总,领导小组对街道、居民区和各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研判,对80个小区推进“两定” 工作。

2、部署动员阶段

召开部署会,以居民区工作小组为主体推进创建工作,制定 “一小区一方案”明确达标小区和单位的硬件改造、宣传发动、台账登记、末端清运等工作职责。

3、宣传发动阶段

完成箱房开放时段征询工作,完成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完善、宣传氛围营造、入户宣传和志愿者招募培训等工作,做到垃圾分类达标创建工作知晓率100%。

4、硬件完善阶段

完成全街道小区内垃圾厢房的首批改造。

(1)小区:完成垃圾收集点位的分类容器配置、分类标识张贴工作,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大件垃圾上门服务,完成小区志愿者队伍招募。

(2)单位:联合区条线部门督促单位完成垃圾收集点位的分类容器配置、分类标识张贴工作,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大件垃圾上门服务,对箱房管理人员落实垃圾分类培训。协调各清运单位与单位对接,明确分类垃圾的日常清运,对不配合的单位釆取“不分类不清运”措施。

5、运行自查阶段

(1)小区:志愿者上岗指导居民源头分类投放垃圾,提供绿色账户积分服务,在所有箱房落实辅助分拣人员。

(2)单位:联合区条线部门督促单位落实辅助分拣,实现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开展自查整改,及时解决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各创建点位持续达标。

6、创评申报阶段

不断深化达标创建工作,提升达标小区、单位创成率,向区减量办申报示范街道创建工作。

7、持续巩固阶段

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机制,提升分类实效,保持常态化迎检状态,迎接市、区检查。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街道生活垃圾分类整区域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召开生活垃 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会,将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办公室和居民区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将难题顽症作为重点,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深化社区垃圾分类整区域推进工作。

(二)广泛开展动员,营造宣传氛围

街道统一制作宣传海报、版面和折页,在居民小区、商业路段营造宣传氛围,做到垃圾分类宣传折页人手一份,宣传内容举头可观、驻足可见。居民区要坚持“党员带动骨干,骨干带动楼组,楼组带动片区”的点、线、面立体发动模式,坚持100%入户宣传,强化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做到居民和单位职工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达到100%。

(三)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共建共治

要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依托各类党建平台和社区力量,引导辖区内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特殊人群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联勤联动、共建共治的好做法,并努力形成长效。

(四)定期开展巡查,落实考核问责

根据“两定”和达标创建两类管理标准,定期组织专人巡查, 将检查结果向领导小组报告,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检查和整改结果纳入街道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五)落实工作机制,注重常态长效

要进一步总结街道垃圾分类先进工作经验,完善推广形成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工作实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整区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