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e+|简单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介绍——中医点穴疗法

2022年12月02日 来源: 上海普陀

中医点穴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法刺激经络穴位促进体内气血运行,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强身健体的功效。该技术操作简单、便捷有效、安全经济、易于普及推广,适合常见疾病的治疗康复。

中医点穴疗法是在体表穴位和特定的刺激线上,运用点、按、拍、掐、叩、捶等不同手法,促使机体的功能恢复正常,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

本疗法对普通感冒、头疼、高血压、腰扭伤、颈椎病、肩周炎、痛经、耳鸣等常见疾病有较好疗效。

禁忌症

对感染性疾病,肿瘤,以及肌肤破损、烫伤、正在出血的部位,不宜采用本疗法。

手法介绍

点法

以指端快速点于选定的经络和穴位上,利用手腕和前臂的弹力迅速抬起,如此反复叩点,可反复作用于同一穴位,或反复作用于位于同一经络上的几个穴位之间。

按法

以拇指或鱼际在穴位上,用力向下按压。注意指端不要在按的穴位上滑动或移位,否则易擦伤皮肤,属强刺激手法。

拍法

以虚掌拍打,以指腹、大小鱼际触及被拍打部位的皮肤。以肘关节为中心,腕关节固定或微动,肩关节配合,手掌上下起落拍打。切忌腕关节活动范围过大,以免手掌接触时用力不均。

扣法

以五指微屈并齐,指尖靠拢。操作时以手腕带动肩、肘部、叩击选定的经络、穴位。指尖叩法与穴位接触面是指尖,多为重扣法;指腹叩法与穴位接触面是指腹,多为轻扣法。

捏法

以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钳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进。

滚法

以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掐法

以一手握紧患者应掐部位的腕、踝关节,以防止肢体移动,另一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在穴位上进行爪行。爪行时力量不宜过重,避免掐伤皮肤。

注意事项

点穴治疗后往往在施术部位有酸、胀、麻、热、抽动感,此为正常现象。临床上有个别情况经点穴治疗后症状暂时加重,一般3—4天后即可消失。

在运用手法时,应按照轻→重→轻的原则,手法不宜过重,以防造成骨折。治疗时,如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甚至晕厥等症,应及时处理,一般按压水沟穴,掐手指、足趾根后即能迅速恢复。


普陀区利群医院中医科介绍

普陀区利群医院中医科设置中医内科、中医肾病科、中医伤科、针灸科等专科。其中,中医肾病专科于2012年被列为第三批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专病)建设项目,2014年成为上海市中医肾病临床基地利群分中心,2018年入选普陀区中医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成立上海市名中医彭培初利群工作室。

中医科团队共有医师13名,其中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8名。专科多次举办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针对各种肾脏疾病,神志疾病及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