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文旅深度融合 擦亮“半马苏河”品牌

苏州河不仅是普陀重要的自然景观,也是展示普陀文化魅力、体现上海历史变迁的重要窗口,苏州河普陀段享有“半马苏河”的美誉。今年,区文旅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推动“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建设的各项部署,聚焦“半马苏河”文旅品牌打造,探索文旅资源创新性开发和创造性转化,赋能区域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以丰富水上游览为切入点,强化水岸联动效应

区文旅局联合久事旅游启用梦清园码头、西康路码头两座新码头,另有丹巴路码头作为游船母港。目前,全市总计8座苏州河游船码头中,我区占据5席。上新6艘37客位的“璀璨星河”系列游船,发布5条全新航线,推出萌宠航班、下午茶套餐、主题音乐会等特色产品,进一步深化“游船+”这篇大文章。区文旅局围绕苏州河游船码头打造滨水区域文旅新空间、休闲好去处,落地龙年主题雕塑,推出“半马苏河city walk”“海派工业游”“辰龙亲子游”三条苏州河微旅行线路,支持久事旅游举办水岸文化季活动,夯实码头水陆联动节点作用。今年(截至11月),共开出航班9589班,总计接待游客81014人次。

二、以挖掘品牌特色为关键点,创新文旅融合体验

区文旅局突出“半马苏河”文化底蕴和旅游特色,将普陀区文商旅目的地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全方位优化文旅融合体验,有力提升“半马苏河”文旅品牌关注度和影响力。作为今年“5·19中国旅游日”上海市主题活动五大分会场之一,联合曹杨新村街道发布“做一天上海人”精品旅游线路。在市文旅局的指导支持下,与旅游时报社共同策划推出“苏州河十二国色”体验游主题文旅产品,引入知名国际国内旅行社,以市场化运作予以推广,增强文旅市场的有效供给,助力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该文旅产品暑期上线首日即在“乐游上海”微信公众号获“10万+”阅读量,目前已由首批4条线路拓展至10条线路,成功发团近60批,吸引近千人次报名参加,成功入选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成为城市短途游、深度游的全新范本。发布新版普陀文旅双语宣传片《我们上海普陀见!》,集中展示普陀城区魅力、人文风采和丰富的文商旅资源,全景展现“半马苏河”文旅品牌影响力,被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等多家主流媒体转发,全网播放量超1200万次。尤其是在海外地区转载总量达814家次,覆盖潜在受众超22亿人。

三、以引导多元参与为突破点,提升节展活动品质

区文旅局持续挖掘、培育、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半马苏河”文旅品牌建设,促进文商旅体展融合内涵延伸和模式创新。围绕假日文旅主题,精心策划开展多项高品质文旅活动,如春节期间,联合天安千树推出“千树新禧·寻龙记”活动,吸引近25万人次参与体验。在环宇城MAX设置2024上海书展普陀系列活动分会场,开展“阅读+市集”等活动,活动期间整体客流环比提升约8%。创新举办第四届“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持续强化“欢乐水岸·魅力普陀”主题,策划推出四大板块百余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区各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区内重点商圈累计接待人次超1000万,营业额超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