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上海市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方案》要求,2024年3月,普陀区生态环境局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旨在摸清本区生物多样性本底,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调查内容主要为陆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样区为长风公园、桃浦中央绿地、桃浦李子园公园、梦清园)、水生物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样区为真如港、桃浦河、新搓浦、中槎浦)以及遗传多样性调查评估。
5月,在陆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传出喜讯:桃浦中央绿地内发现真藓科真藓属的红蒴真藓,为上海首次记录。(图1、图2)作为高等植物第二大类群,苔藓植物的物种数量达两万多种,仅次于被子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类结构简单的高等植物,由于体形小、难以鉴别,在城市中比较容易被忽略。真藓属植物配子体形态特征变异幅度较大,是藓类植物中较难鉴定的类群之一。
图1、图2 调查人员在公园步道的透水砖缝内采集到红蒴真藓
截至目前,普陀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已累计鉴定出苔藓植物33种、维管束植物443种、大型真菌30余种、昆虫146种、兽类2种、鸟类15种、两栖爬行类5种、浮游植物134种、浮游动物36种、底栖动物24种。下一步,普陀区生态环境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工作,为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水平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