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普陀区获评首批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上海共4个区获评。普陀区始终坚持家庭教育多方联动机制,持续创新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工作内容、载体和机制,努力形成与普陀教育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协同育人服务体系。主要做法:
一、服务进家庭,做智慧家长的同行者
一是开展多维度家庭教育指导。区教育局每月开展“馨家园”家长沙龙,举办以来,共计1.4万人次参加学习。协同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开发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聚焦“生命教育”“成才观”“亲子关系”三大主题,结合“双减”政策等家庭教育的热点,形成家长学校课程资源清单和资源包,辐射更多家长群体。二是针对困境儿童提供家庭支持服务。区教育局与区妇联、民政局联合建立区“邻家妈妈”导师团互助协作组,由“邻家妈妈”、学校“学生导师”、居(村)委儿童主任,共同为困境儿童打造专属的家校社关爱圈。
二、指导进校园,做全员导师的支持者
一是基于成长导向,开展专题指导。全区15所中小学和16所幼儿园获评新一轮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针对家长养育和入园适应等问题,区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项目研究,缓解新手父母的养育焦虑。区教育局与区妇联组建讲师团,为全区初中学校6-7年级配送青春期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和家长宣讲服务。二是基于发展导向,优化育人氛围。区教育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全年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92项,参与人次超10万;与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校园行”活动,近千名师生家长直接参与辅导。三是基于问题导向,提供专业支持。建设“益心成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开展大数据支持下的区域协同育人工作靶向研究。区精神卫生中心医生志愿者开展坐诊活动,近三年来,共300余名学生及其家庭受益。
三、宣传进社会,做科学理念的传播者
一是建立宣传阵地,普及科学育儿观。区教育局在“上海普陀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普陀家长“润心学堂”栏目,每周两期推送家长学校优质微课。区妇联开通“长三角之声”家庭教育咨询热线,在居委设立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点。二是建立公益宣传标识,扩大家庭教育科普面。区精卫中心和区心理中心编制推广“心博士”青少年心理发展科普漫画。区家教中心推出“叶子姐姐”等科普宣传系列,引导家长陪伴孩子走过成长关键期。三是建立合作共同体,拓展协同育人工作圈,如,区教育局联合华东师大、市精卫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单位做好优秀家教家风弘扬,联合区检察院出台《普陀区中小学、幼儿园落实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的工作方案》,联合区公安分局定期开展校内矛盾纠纷隐患排查,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建立“普陀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中心”,共同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