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普陀区医保局紧密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所想,筑牢医疗救助托底保障防线,全面推进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工作,以数字化转型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
一、工作背景
医疗救助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项重要兜底政策。我区医疗救助对象在区内18家可进行实时结算的“一站式”医疗机构就诊时,通过开展“实时救助”,切实解决救助对象垫资压力。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救助事后报销效率,减少群众跑腿,区医保局在2023年医疗救助“免申即享”信息系统建设完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工作流程、加强部门协作,逐步实现辖区医疗救助工作“免申即享”,推动医疗救助更加快捷高效便民。
二、主要做法
1、保留并维护“一站式”实时救助系统。为减轻救助对象垫资压力,我区保留18家医疗机构实时结算途径,持续优化信息系统各项功能,做好医疗救助对象身份信息标识维护,及时更新结算模块,提升医保流水号识别匹配,进一步夯实实时救助与事后救助“免申即享”的清算基础。
2、建设并优化“免申即享”事后救助系统。“推进医疗救助‘免申即享’系统建设”、“推进辖区医疗救助工作实现‘免申即享’”被列入2023年度、2024年度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书。作为一项便民、暖心项目,区医保局全力保障,对标对表,紧盯各时间节点任务,持续推进医疗救助工作数字化转型,实现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力求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智慧救助。分别于2024年第一、二季度完成区内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系统与“免申即享”信息系统数据对接,启动实时清算、预警超限额流程优化;于第三、四季度梳理医疗救助“免申即享”信息系统上线后救助拨付情况,持续深化系统应用,完成个人清算的事项告知,进一步推动辖区医疗救助工作数字化转型。
3、统筹并兼顾“一站式”与“免申即享”救助功能。为进一步保障我区医疗救助资金安全、稳定运行,区医保局积极探索“实时救助”与“免申即享”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额度交换及清算机制,确保实时救助与事后救助能够双管齐下,使我区医疗救助“免申即享”工作真正落地落实,便利惠民。
三、成效与启示
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区医疗救助“免申即享”信息系统累计完成事后救助848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364.58万元。我区18家可进行“一站式”医疗救助费用结算的医疗机构累计完成实时救助5.02万人次,救助对象医疗费用直接抵扣1254.80万元。
接下来,区医保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衔接机制,长期聚焦区内困难、特殊人群,在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上下实功,持续深化大数据技术与医保业务的有机融合,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救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