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物仓全生命周期管理被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任务,区财政局积极探索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新机制,逐步构建起闲置资产入仓、在仓资产管理、统筹调配、报废处置的全链条管理流程和规范,着力打造公物仓管理的“普陀样板”。
一、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建设
为契合全市公物仓管理要求,2024年区财政局重新修订本区公物仓管理办法,将公物仓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展至长期低效运转、闲置、超标准配置的全部资产类型,并在制度中明确了资产入仓、出仓、在仓管理的相关要求及流程,重点聚焦盘活存量闲置资产的举措和方式。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夯实公物仓管理基础,将公物仓模块纳入预算一体化系统,实现公物仓的线上管理与调剂利用。
二、全面摸清国有资产“家底”
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摸底排查工作,全面厘清本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现状,共计梳理全区房屋资产3,112处,其他国有资产540.59万件。积极组织本区各行政事业单位将单位内部长期低效运转、闲置、超标准配置的可调剂资产等及时纳入公物仓管理,通过集中纳仓管理与分散入仓的结合运用,将各单位闲置存量资产统一归集至线上“虚拟仓”,为加快形成国有资产“一本账”、集中管理“一盘棋”、机制流程“一张网”打下坚实基础。
三、持续强化财政资源统筹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着力发挥公物仓在全区资源统筹中的“蓄水池”作用,全力推动公物仓模式下的资产调剂利用,下好资产盘活“先手棋”,全年通过公物仓累计完成调剂资产共计5,537万元。进一步从严从紧规范新增资产配置,出好资产预算结合“组合拳”,2025年预算编制时首次引入线上新增资产配置计划审核机制,涉及新增配置资产的,需严格进行公物仓查询匹配,原则上应优先调剂使用符合条件的公物仓资产,确实无法调剂使用的再安排预算资金购置,持续推动资金-资产在预算安排中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