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厕所是体现城市温度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不断改善市民的如厕体验,从硬件建设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彰显为民服务初心。98座环卫公厕始终坚持热心、细心、耐心、虚心的“四心”特色服务标准,14座苏河驿站公厕在此基础上进行提标管理。苏河沿线24小时开放的环卫、驿站、社会公厕达到平均2公里1座。牵头组织开展市级“最美公厕”申报工作,全区共有3座公厕获奖。
以需求为导向,推行24小时开放。不断探索积累公厕24小时开放服务工作经验,打通深夜如厕时间盲区,强化“技防+人防”,全时段、全值守、全方位为市民提供有温度的公厕管理服务。扩大公厕24小时开放覆盖面,将全区环卫公厕24小时开放数量从三分之一拓展至二分之一。在48座厕所推行24小时开放,实行全天候专人专岗的保洁模式。
以目标为导向,强化驿站公厕管理。苏河驿站公厕日常管理实行“三个三”精细化管理模式。“三时段”保洁标准即“每日开关门时段各进行一次系统保洁、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全面保洁、市民如厕后进行一次及时保洁”;“三化”贴心服务即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优质化、精细化的服务;“三类型”监管体系即将苏河驿站公厕管理纳入环卫作业服务考核体系、创城巩卫管理体系、文明行业创建考评体系。
以民生为导向,进行适老适幼化改造。积极推进落实“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为民办实事项目,制定“一厕一方案”,实现全龄友好。全区共有79座公厕完成适老化适幼化改造并投入使用,从通行安全、助力行走、自主如厕、服务优化等四方面要求着手,解决老人、儿童及特殊群体在使用公厕时遇到的困难和不便。
方寸便捷,点滴温馨。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将继续努力提升全区公厕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全周期综合治理水平,从功能创新、文明推广、人文关怀等角度提升服务能级,让公厕成为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市民在细微之处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