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积极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普陀区围绕市、区两级绿色发展任务目标,提高要求、落实责任、明确措施,积极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工作。
一、2024年工作进展
一是健全顶层设计、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市区两级政策指导基础上,发布《普陀区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普陀区年度建筑领域建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等文件。由区建管委牵头,联动区发改委、区机管局编制《普陀区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报告落实整改应用相关要求的通知》等文件,推进能源审计工作闭环管理。
二是打造区域绿色发展规模效应。2024年6月,真如城市副中心区域成功获得了“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三星级试点项目称号;真如城市副中心结合自身特点营造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出行条件,营建高比例绿色低碳新建建筑,引入新兴产业,通过海纳小镇的建设,为地区数字化、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带来了显著提升。
三是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引领效应。按照《普陀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在土地出让、方案征询等环节将节能指标落实在具体项目。2024年普陀区落实绿色建筑达到40.60万平方米,落实超低能耗建筑项目3个。大力培育绿色低碳建筑示范项目,普陀区2个项目成功获得国家住建部2024年“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标识”,同时落实2个光储直柔试点项目。
四是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普陀区深入落实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严格落实《关于规模化推进本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2024年共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约54万平米,其中节能率不低于15%的面积为16万平方米。对10个重点用能单位或有节能改造意向的单位开展能源审计工作。
五是推陈出新,赋能区级能耗监测平台新动力。2024年完成了“普陀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升级改造工作;此次升级改造在原区级平台功能基础上新增了碳排放监测、可再生能源监测、能耗分析、节能管理等功能,以满足碳排放双控背景下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制度统筹,擦亮区域绿色发展底色。加强对《上海市绿色建筑条例》的学习,针对不同板块不同对象,通过讲座等形式开展专题解读。聚焦重点开发区域,引导建筑绿色低碳运行,推动太保家园、品尊国际、国华人寿养老等项目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工作,做好绿色建筑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二是提高工作站位,全力推进区域低碳发展能级。加强质量监管,严把验收关口,高质量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试点示范项目落地。依托建筑能源审计、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提高人居建筑环境品质。三是试点开展公共建筑能效分级管理工作。先行针对一批办公建筑开展能效分级管理试点,探索实施路径及标准化操作流程,形成普陀区办公建筑能效分级管理工作方案,为后续在区内全面推进建筑能效分级管理,推动既有建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