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停车难问题,构建“宜出行、优品质、高效益”的慢行交通系统,根据上海市《停车资源优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和《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慢行交通品质提升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总体部署,普陀区以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为抓手,持续优化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助力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停车资源优化民心工程
2024年,根据市交通委《停车资源优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文件精神,普陀区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停车难问题,积极推动停车资源错峰共享,深挖停车资源增建公共停车泊位,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停车场(库)、道路智慧停车场建设。
完成曹杨八村、曹杨花苑停车资源优化项目。曹杨八村通过内部改造,增设停车泊位80个,与真如山姆会员店停车库、环宇城停车库共享100个停车泊位,可通过“上海停车APP”进行线上签约。曹杨花苑通过内部挖潜,停车泊位20个,新增与天汇广场停车场(库)共享泊位50个。
完成338个公共泊位建设。完成桃浦智创城东部拓展区E01-02地块公共配套新建工程项目(100个)、真光社区A7-4地块地下车库及地铁14号线配套设施项目(62个)、万里社区W060702单元13-5地块地下公共停车库项目(176个),累计已完成338个公共泊位的建设。
完成错峰共享停车位150个开放共享(真如山姆会员店/环宇城100个,天汇广场停车库50个)。完成中海环宇城MAX停车场(库)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完成智慧道路停车场外环内80%,外环外75%的建设任务。目前普陀区已正式上线智慧道路8条,分别是陕西北路、伯士路、高陵路、万镇路、千阳路等,其他路段也已建成,将陆续分批上线。
二、慢行交通体验提升民心工程
实施慢行交通品质提升项目,提高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慢行交通与其他公共空间的衔接转换更紧密便捷。
针对早高峰进站客流较大的轨交站点,在出入口300米范围内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新增5个B+R停车位点位(金沙江路、曹杨路、中潭路站、镇坪路站、真如站),提升B+R停车设施规模和服务质量。
在德济医院、普陀区中医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星光耀广场、天安千树等周边划设精准投放区域点位5个,加大高峰期间共享单车运维人员配备。
完成长寿路站、武威路站、祁安路站3处轨道交通站点50米范围内衔接公交站点建设,进一步推进公交、轨交两网融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