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全面推进美丽普陀建设

2024年06月05日 来源: 生态环境

初夏时节,我们迎来了第53个六五环境日。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全局,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念兹在兹,走到哪里,就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普陀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奋力绘就美丽中国建设的普陀画卷。

曾经,苏州河沿岸工厂企业遍布,每天有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大量垃圾漂浮水面,久而久之,水质变差,鱼虾绝迹,河水终年黑臭,从此“臭”名远扬,住在边上的居民连窗都不敢开。经过多轮整治,如今的苏州河终于摆脱河水污浊的历史,重现碧波荡漾、鱼虾悠游的景象。2020年年底苏州河滨水岸线贯通后,沿线波光粼粼、绿树成荫,步道、骑行道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苏州河普陀段全长21公里,占据了上海中心城区岸线的一半,恰好也是半程马拉松的距离,因此被赋予了一个青春活力的名字——半马苏河,如今已然成为普陀一张亮眼的名片,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动画卷正在普陀大地徐徐展开。

0606_082743_486.jpg

曾经,桃浦作为上海赫赫有名的老工业区,一提起桃浦,就会让人想起刺鼻的气味。化工医药企业在给桃浦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天空灰黄、河水变黑、空气刺鼻……坊间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臭气冒,桃浦到”。地区转型升级之后,如今的桃浦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放眼望去,尘土飞扬、道路泥泞的旧景早已不再,到处草木葱茏、生机盎然,绿色已然成为桃浦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中心城区最大的“城市绿洲”——总面积达100公顷的桃浦中央绿地还被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点赞,入选“美丽中国”优秀案例,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生态修复的标杆。桃浦的天蓝了、水清了、空气清新了,环境越来越优美,百姓生活也越来越舒坦。

0606_082815_628.jpg

曾经,万里作为长征镇的“飞地”,中间隔着真如镇,境内平房与农田交错,水系污染严重,交通出行也很不方便。2014年万里地区从长征镇析出后,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打造生态宜居的社区环境。如今的万里,水系长度达到4.5公里,绿化率达47%,无论走在街头,还是身处小区,处处水绿相融,宛如置身于一幅风景画中。去年10月28日,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暨第三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上,万里街道更是入选了《上海手册》,成为全球生态活力社区的样板。万里街道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刻画了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美丽普陀现实图景。

0606_082833_173.png

……更多美丽,仍在绘就。

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隔五年再次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擘画了未来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也为我们指明了行动的方向。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明确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途径。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新征程上,普陀将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参与者、监督者和践行者,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美丽普陀必将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