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时间:2020-03-16 来源: 普陀区地方志办公室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1.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13.90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887.8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57.96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地方财政支出20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实现工业增加值56.26亿元,比上年增长6.6%。完成工业总产值146.39亿元,比上年增长7.7%。商业销售额11239.03亿元,比上年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5.18亿元,比上年下降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25亿元,比上年增长9.9%。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7.31亿元,比上年增长5.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6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至年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242家,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含培育)66家。登记技术合同210份,技术合同额7.78亿元。专利申请4092项,专利授权2247项。全年引进外资项目258个,合同外资18.64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9.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4024户,比上年增长0.6%;外商投资企业2279户,比上年增长13.4%;私营企业4.90万户,比上年增长9%;个体工商户1.80万户,比上年增长2.4%。全年进出口总额278.8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进口143.9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出口134.88亿元,比上年增长8.0%。聚焦重点地区开发建设。武宁创新发展轴全面实施五年行动计划,与14家科研院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武宁创新发展轴理事会,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全市首家“上海市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示范区”揭牌成立。“上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和“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实现市场化、实体化运作,以“平台+项目”形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园区提能增效,形成科技园区能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及一园一策方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10个项目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6项科研成果获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6家企业参选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百佳及自主创新十强。众创空间品质提升,麦腾创业天地获批国家级科技产业孵化园,红湾众创空间等2家园区升级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科创扶持举措,制定科创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南,多途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年共兑现科技服务券153.7万元。桃浦智创城全年收储土地179853平方米,交地30万平方米,累计收储2852146平方米,完成核心区应收储土地面积的97%。桃浦中央绿地北三块建成开放,南三块园林景观工程和地下空间建设完成设计方案深化。完成土壤修复67万立方米、地下水治理20万立方米。推进“中以(上海)创新港”建设,完成一期办公载体改造。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专项三期全面完成,编制形成桃浦地区产业、商业规划。桃浦智创城东拓区国际方案征集完成。真如城市副中心完成控规修编并取得市政府批复,综合交通、产业规划等9个专题规划研究基本完成。加大土地收储、出让力度,完成9.80公顷土地收储,红旗村4幅地块完成出让。长江实业高·尚领域建设有序推进,星光耀广场、中骏天悦名都、综合管廊竣工。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强化“两长”(长征地区、长风地区)联动,完成“两长”地区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品质提升研究,完成北新泾地区、新曹杨工业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完成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品质提升设计,完成四个重点园区发展规划研究,形成环华东师大地区形态提升初步方案。5A、6A绿地和市少儿图书馆新馆、上海现代汽车服务产业聚集区、浙铁绿城北项目三期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长寿商业商务区推动“长寿湾”地区城市更新,加快天安千树、金旭大厦等项目建设,完成鸿寿坊地块土地收储。以原花鸟市场地块为重点,推进曹家渡地区转型,加快推进电竞产业项目前期工作。优化产业结构,制定上海“四大品牌”(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特色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实施“十大提升工程”和56项主要任务。研究明确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三大重点发展产业,纳入全市产业地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稳步增长,优质企业不断聚集。中环商贸区蝉联全国百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首位,上海环球港入选市首批十大全球新品聚集地之一。借助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互联网影视峰会和中国声音大会平台效应,落实“上海文创50条”,发展互联网影视、音频产业。推进上海市标准化服务产业试点区建设,新设立标准化服务机构8家。全市唯一的信用服务产业基地落户普陀。现代服务业区级税收比上年增长16.15%,房地产业比上年下降6.25%,占区级税收比重分别为48.94%和39.88%,现代服务业首次超过房地产成为区域经济主要支撑。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形成。发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东方国际进口商品国别(地区)展销中心获得进博会常年展示交易平台授牌。举办2018全球零售电商中国峰会。助力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年新增新三板及“OTC”挂牌企业4家,做好区企业科创板辅导和企业储备。形成落实“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18条措施。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2条措施,持续发挥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招商引资稳步推进。优化招商体制,加强联动合作。落实租税联动政策,持续开展楼宇效能提升行动,楼宇税收落地率58.5%,新增税收亿元楼4幢,总数21幢。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家,总数16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聚焦“方便、快速、精准”目标,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全市首创新设企业“网上申请、网上批准、网上预约、当场办结”服务,涉企审批100%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开设分领域跨部门“综合窗口”,通用领域、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三个领域事项办理线上线下深度结合。出台“3+5+X”(即3项普惠政策,5项产业政策和若干专项政策)产业政策体系,落实“三个一口”(一口发布、一口受理、一口答复)工作机制。推出“普陀人才优享卡”向首批103名高层次人才发放。区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获“国家守信激励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