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时间:2022-07-05 来源: 普陀区地方志办公室

位于区西南部。东至曹杨路与长寿路街道相邻,西至真北路与长征镇相接,南至苏州河与长宁区相连,北至金沙江路、中山北路与曹杨新村街道接壤。辖区面积5.8平方千米。所辖居民委员会27个,户籍人口8.95万人,常住人口11.33万人,境内外来沪人口3.17万人。区域内有轨道交通3号、4号、11号、13号线,6座横跨苏州河的桥梁,主干道金沙江路连接内环、中环、外环,交通十分便利。辖区内的苏州河沿岸是百年民族工业历史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商业等资源: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器——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华东政法大学(河东部分),全国百家名园、上海市中心唯一的大型山水合一公园——长风公园,上海市首批重点推进的现代商业服务业集聚区、综合改革试点区、转型发展示范区——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国家级重点科研院所——上海化工研究院、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全球中心城区最大购物中心——上海环球港。牢牢把握普陀“两地一极”(“一带一路”国际创新产业承载地、长三角一体化创新企业总部集聚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新的增长极)和形成“一园一轴一中心”[“一园”即中以(上海)创新园,“一轴”即武宁创新发展轴,“一中心”即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的发展机遇。长风社区将逐步形成:东块(中山北路以东),建成繁荣的商贸商住圈,构筑以上海环球港为标志的具有区特色的经济框架;中块(中山北路—大渡河路),建成具有人文色彩的教育旅游经济圈,构筑“环高校教育科技产业群”及长风公园绿色生态的国家级旅游景点框架;西块(大渡河路—真北路),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功能特征显著、规模企业集聚的总部型、国际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构筑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新高地和苏州河生态走廊新景观。街道办事处地址:中山北路3500号2号楼。 疫情防控。及时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3+3”(3个专班:居民区防疫专班、商务楼宇类住宅专班、沿街商铺六小单位专班,3个小组:宣传组、督察组、保障组)工作体系。对所有住宅小区实现境内外回沪人员全覆盖排查。做好沿街商铺,宾(旅)馆疫情防控。指导推动辖区4000余家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响应,仅用6个小时在维也纳酒店(金沙江路店)筹建普陀区3号医学隔离观察点。作为全区首个境外回国人士的隔离点,累计收住隔离人员4977人。组织落实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苗接种352人次。至年底,辖区实现本土疫情“零感染”“零扩散”。 公共服务。配合推进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落户长风地区,该项目成为区引进两大“金字招牌”之一。推动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数字巨头入驻,打造上海首个“数字生活城市示范区”。组建街道企业服务中心,形成“三联三共”(区域联动共建、资源联通共享、服务联手共抓)机制和“一对一”(一名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接一家有迁入意向的企业)项目化招商模式。探索成立党建引领下的“楼委会”,助推楼宇经济发展。建立重点企业和楼宇“包干制”,形成“五色法”(企业挽留预警机制),防止企业外迁,成功挽留企业22家,其中千万级企业1家。创设“长风地区营商环境特邀体验官”,发布《2020年长风新村街道商务楼宇物业服务质量测评报告》。就业促进和社会保障全面加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83人,超额完成创业、就业指标以及残疾人信息卡套餐服务一网通办工作。面向独居老人推广安装“居家安全智慧套装”200套。通过“老伙伴结对”项目对社区独居、孤老进行百分百覆盖。开展“暖心”专项基金试点。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双拥优抚工作,成立1个街镇级、27个居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 公共管理。起草制定街道““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路,谋划长风区域发展。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问诊把脉”。召开需求调研会3次和意见征询座谈会5次,面向居民发放网上调研问卷3000份,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在康泰公寓、大华清水湾花园推进“一江一河”(黄浦江、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长风段贯通。长风段绿地滨河空间改造提升基本完成。金沙江路拓宽工程和景观道路工程基本竣工。金沙江路上“火树银花”夜景成为全市著名的网红打卡地。枣阳路段品质提升项目完工。“长风都市休闲区”入选上海首批“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域”。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12个小区实施旧住房修缮改造工程,修缮面积53万平方米。普陀四村24—25号旧住房成套改造提前52天完成100%签约,标志着长风居民告别“拎马桶时代”。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建设。“1+3+N”(“1”是城市运营管理系统,“3”是110警情、综合治理、市场监管,“N”是自行拓展的模块)网格化案件模块上线运行。健全“一网统管”网格化巡查体系。提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格工单回复质量,实际解决率84.5%,满意度86%。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部分重点商务场所布设综合类自助终端。推进以大数据发布中心、社区资源展示中心以及未来智能体验中心构成的长风社区治理创新中心前期建设。 公共安全。群防群治有序推进。为售后公房及商品房小区安装C级锁芯800套,安装防盗窗钩950套。完成5个小区智能安防设施的更新改造。推行“智能梯控”“智能充电桩”“鹰眼系统”等技防设施。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安全管控有力落实。在71个小区开展“无群租小区”创建,累计成功创建“无群租小区”30个,占小区总数40%,初步遏制群租蔓延势头。建立27个居委会微型消防站应急体系,指导基层单位、居民区开展应急演练48次。加强对“六清”(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行动集中整治。配合相关部门针对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经营风险、P2P涉众型投资风险、市场领域不规范经营行为等乱象进行整治。 社会事业。配合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完成师大二村名人文化墙建设。开展“云课堂上新”31场,完成四级公共文化配送88场。新建市民健身步道1条,更新市民益智健身苑点设施5个。深化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建设。 自治共治。多措并举有序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年内,完成加装电梯8台,正在施工、完成签约80台,其中风荷苑小区将成为全上海成片加装电梯数量最多的小区。推进“三个美丽”(美丽街区、美丽楼组、美丽家园)建设,打造风邻集市自治品牌。首创“楼事汇”自治平台,服务群众7000人次。征集公益项目41个,受益群众71000人次。保质保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陈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