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2004年民政工作

[概况]全区民政系统在区委、区政府与市民政局领导下,把学习提高、服务基层和开拓创新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民为本、民政为民的理念,努力增强民政工作的社会参与含量、工作创新含量和行业文明含量,为新一轮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应业尽业、应帮尽帮、应保尽保,以救助促进就业,以就业提高救助质量。按照区政府《关于在街道、镇建立就业和救助双向联动工作机制意见的通知》精神,明确部门联动职责,确定双向承诺原则,制定联动操作程序和

联席会议制度,推行救助抵扣渐退政策,并探索发展民间组织促进就业工作。真如镇的试点被媒体誉为“真如模式”,得到副市长周太彤的高度赞扬,民政部两次在《民政工作通讯》上刊发本区的经验。截止2004年4月,全区低保人员12387人,协保人员生活困难补助6826人,粮油帮困5112人,医疗救助645人,累计发放救助金1740万元。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制定《门诊医疗救助办法》,对患慢性疾病受政策限制的边缘人员实施医疗救助,对特殊困难家庭给予重点救助。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结对帮困队伍发展到8300对。

建立民间运作的“衣被银行”、“爱心慈善超市”等经常性捐助接收点,将社会各界的爱心奉献,通过“爱心中转站”及时传递到社区中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手中,放大了社会帮困的效应,将逢年过节“送温暖、献爱心”变成365天温情常在。市慈善基金会会长陈铁迪亲自参加了成立揭牌仪式,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并给以高度评价。
[积极推进为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机构推行多元化投资管理,全区现有公办民营的福利院、敬老院15个,民办民营的敬老院2个,全区养老床位达到1610张,占老年人口的0.97%。2004年计划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机构3个,争取年内达到养老床位1860张,占老年人口比例提升到1.13%。老年活动室62个,其中示范型老年活动室19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43个,社区学校“星光老年之家”10个。
[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周密组织实施第七次居委会换届选举,188个居委会成功换届,直选率25.5%,实现居委会成员的属地化。加强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本区已创建成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城区,7个街道、镇和140个居委会创建成示范街道、镇和示范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积极进行功能再定位和调整,社区服务“三网联动”格局进一步形成,社区服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基本建成,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
[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在全市率先成立街道、镇民间组织服务中心,构建具有普陀特色的民间组织管理新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承接民办非企业单位、婚介机构、子女收养等前期评估的政府转移职能,受到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积极配合组织部门构建社区社团党建工作机制,在长寿路街道建立全市首家民间组织党总支。积极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初步构建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运作平台,指导全区9个街道、镇在全市率先建立老龄社团。协助长征镇培育成立“劳动力服务中心”,走出政府推动、民间组织运作、社会参与的新路子。建立民间组织三级预警网络,并将操作平台设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保证民间组织的健康协调发展,市政府领导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到目前为止,有区级社团100家,民办非企业单位228家。
[构筑普陀特色的大拥军工作框架]双拥工作着力整合军地共建资源,9个街道、镇与13支驻区部队签订共建精神文明协议,在各社区学校建立双拥活动中心,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创建活动。突出科技拥军特色,为驻区部队排以上单位配备电脑,为武警三大队建电脑室。围绕部队关心的军嫂安置、子女教育问题,区政府制定《随军随调家属安置办法》、《军人子女教育办法》和《重点优抚对象临时补助实施细则》。在各街道、镇成立优抚对象再就业指导站和法律维权指导站,坚持开展名誉职工活动,53名重点优抚对象长期得到拥军优属协会会员单位的帮助。依托民间组织帮助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探索退役士兵市场化安置新途径。
[规范与发展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依法做好婚姻收养登记工作,实施人性化便民服务,优化登记服务环境,开通语音咨询电话,推行庄重的结婚颁证仪式。
成立“上海普陀慈善救助服务社”,协助政府部门开展经常性的救助工作,参与集中救助行动,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慈善救助巡视、宣传、引导和心理疏通等工作,发挥了民间慈善救助组织柔性管理服务的作用。
[加强自身建设,创建文明行业]提炼“为民、务实、进取、奉献”的民政精神,设立工作创新奖,大力开展文明行业和“文明窗口”创建活动,区民政局获区文明行业称号。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民政法制化进程,增强民政工作的诚信度、透明度,进一步梳理、整合民政各项为民服务举措,推动和规范窗口服务。






普陀区民政局







验证码

全部评论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