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改革】

时间:2018-03-21 来源: 普陀区地方志办公室

3月1日,在区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并全面部署区群团改革工作后,区妇联群团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以“增三性”(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四化”(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为目标,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改进干部管理、健全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综合保障等方面,提高妇联组织凝聚力、群众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一是调整区妇联机关内设机构,理顺部室业务范围和工作关系,设办公室、宣传网络部、组织发展部、家儿权益部4个内设机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妇联。二是夯实基层妇联组织力量,区妇联完成“专挂兼”领导班子配置,街道镇妇联主席实职正科配备,居村“妇代会”统一更名为居村“妇联”,街道镇居村执委增容至4179人;基层一线妇女比例显著增加,区妇女代表中达89.6%,执委中达51.2%,常委中达33.3%;扩充妇联团体会员扩展组织覆盖面,联合区总工会、团区委在街道镇、园区、楼宇、重点区域设立群团基层工作站(点)。三是强化居村妇联队伍建设,居村妇联按“1+X”方式配备,其中“1”是居村妇联主席,进居村“两委”班子并享受相应待遇,“X”是社区巾帼志愿者;开展两次居村妇联主席集中培训,增强改革意识、转变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引领带动妇女参与以居村“妇女之家”为平台的“妇女议事会”,创新社会自治共治。四是推进“网上妇联”建设,坚持内容为先、服务为本,调整升级“上海普陀妇联”公众微信号,完善宣传培训、工作联络、有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培育建立网宣员、网评员队伍,探索建立面向妇女群众的工作平台、服务平台和数据平台,形成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妇联工作新格局,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