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副中心: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2024-05-27 09:50 来源: 上海普陀

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普陀区真如山姆会员商店迎来一周年店庆。一街之隔,上海真如环宇城MAX同步开展户外市集活动。两者叠加引爆消费热潮,日均客流达1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环比提升30%。
曾经365天都得穿着雨鞋、捏着鼻子走过的脏乱差市场如今已然破茧成蝶,变身鳞次栉比、四通八达的繁华商务区。真如商圈不仅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更是为真如地区发展前景注入强劲动力。

0527_085058_813.jpg

真如地区鸟瞰图

近些年,根据普陀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真如地区加快推进普陀区“一带一心一城”中“一心”地区建设,今年重点以“中华武数”科创布局为引领,聚力推进武宁创新共同体和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加快提升形象品质,彰显真如IP显示度,力争在普陀区服务上海现代化建设大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中再立新功。

孕育新质生产力沃土 

这两年,真如地区发展势头随着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不断向上攀升。站在普陀区第一高楼——高·尚领域280米地标楼66层俯瞰,真如地区尽收眼底:一边是有着700多年历史的真如古寺和有着“铜真如”美誉的商业街区;另一边又是璀璨繁华的商务都市,中海中心写字楼群、高·尚领域城市综合体日渐成熟,大量高品质载体空间入市。

0527_085124_485.jpg

真如副中心鸟瞰图

载体出、成效显,产业转型发展离不开载体平台的建设。而楼宇、产业园正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一方沃土。
目前,作为龙头型电机技术的领军者——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祥惟智能”,以及专注于智能导航的“四维数邦”等科技型龙头企业,已进驻真如地区重要楼宇。最近,在普陀区2024年第三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26家来自未来医学、科技金融、智能营销、新材料等新赛道的优质企业集中签约落户普陀区。
 “落户普陀正是看中普陀的区位优异,产业发展定位与公司智能化策略高度契合。”上海迅猛龙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智能驾驶技术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与普陀区发力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不谋而合,企业将在中海中心设立上海办公室,不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0527_085140_433.jpg

普陀创新大厦

而在新落成的普陀创新大厦内,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的“创新里”科创产业空间悄然孕育。普陀区利用武宁路沿线科研院所的溢出效应,探索新兴科创企业培育机制,聚焦“创新里”科创产业空间建设,辟出专属空间打造科创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利用配套政策和优质服务助力小微科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打造武宁创新共同体实体地标,进一步擦亮“中华武数”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创新里”已吸引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以及具有重点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等新赛道、未来产业项目等近20家企业入驻,如:高端半导体光刻胶产业化项目“刻优化学”、视频AI(人工智能)生成大模型及应用企业“爱诗科技”以及“三开尔文节能材料”。
经济发展的支持也带动了服务能级的提升。今年初,位于高·尚领域地标高楼内的真如招商营商中心投入使用。将招商、安商、稳商和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相结合,营商中心不仅为辖区企业提供了服务平台,集中解决企业日常所需所盼;还探索出“2+3+X”运营机制,发挥政府、真如副中心管委会、重点楼宇物业、辖区企业优势,多方合作共建,为产业集聚精准把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使“真靠谱”营商品牌建设成效不断提升。

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上海构筑未来发展战略新优势的关键举措。海纳小镇,则是普陀区构建“中华武数”科创布局的重要一环,也是抢抓上海数字化转型东风的突破口。
2021年,普陀区在真如地区启动以海纳小镇为载体的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与杭州云栖小镇、无锡雪浪小镇构建形成“三地三镇”联动机制,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挥好海纳工程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策源影响力,依托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推动高能级产业集聚,打造成为数智策源、创新活力、开放协同的数字经济新高地。

0527_085318_776.jpg

海纳工程院效果图

真如地区全力推进海纳小镇策源地——海纳工程院建设,为海纳小镇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载体。以技术为抓手,探索构建开放包容的智慧城市生态,海纳小镇内的多样化业态为数字技术探索实践提供了活跃土壤。
海纳推进办副主任周崔军对海纳小镇抱有这样期待:“城市场景和旅游、园区的场景大相径庭,它可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数字化应用落地场景。这就需要更多科研机构、科创团队加入头脑风暴。政府提供平台和支持,科学家们展示创意、落实想法。两者合力,将会给小镇居民带来最先进的数字化转型体验。”
实际上,海纳小镇也有望成为独特的数字IP。一方面,通过布局新型研发机构及创新配套设施,重点发展先进计算、深度智能、元宇宙、数字广告、数字服贸、数字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数字产业集聚,构建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另一方面,通过举办海纳大会等品牌活动扩大影响力,打造能触达行业潜力主体的重要平台载体,同时面向企业发布数字应用场景建设需求清单,实现政府、企业、居民多方共赢共享。
制定“海纳十二条”专项政策,发布全国第一个地市级数字化转型指数;争取到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授牌,落地上海市首个数字广告产业园……如今,海纳小镇的建设发展已取得丰富成果。今年3月,海纳小镇获评“2023年度上海市特色小镇”。至此,真如地区数字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

推动创造高品质生活

为打造上海乃至长三角的数字化转型思想策源地,海纳小镇思想充盈的前提,是需要围绕人才的喜好开展城市更新和产城融合。这方面,真如地区无疑拥有深厚基础。随着真如地区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核心区城市形象初显,多元商办、立体交通、产城融合、绿色生态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活力,加速“点亮”真如高品质新生活。
优越的区位带给真如地区无比便捷的交通优势。紧邻G2高速入口,与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相距10公里,建设上海西站城市枢纽、H型地下公共车行通道,海纳小镇积极融入上海长三角“一小时”大都市交通圈。市内交通也十分便利,轨道交通3、4、7、11、14、15、20(在建)号线7条线路环绕。
真如地区拥有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西侧的真如寺是真如地区的文化之根。此外,真如地区强化构筑“蓝网绿脉”,串联10个城市公园,打造长约6.3公里的真如绿廊,桃浦河、真如港、大场浦3条水脉贯穿其间,与绿道系统无缝衔接,形成水网密布、绿树成荫的高品质生态空间网络。依托生态优势,建设了海纳数字主题公园,构建开放共享、多彩可及的生态发展高地。2023年真如副中心获得“上海市低碳发展示范区”称号,今年正积极推进申报“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称号。
产城融合,不只空间融合,更是城市软实力与企业和人才相互借力、长期磨合的成果。

0527_085334_228.png

中福会托儿所普陀分部效果图

海纳工程院不远处,中福会托儿所普陀分部正加紧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将迎来第一批适龄儿童入学。位于真如境项目内的真如海心剧院也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建成后预计可容纳1000位观众,为真如地区再添高品质文化观演场所。此外,市体育宫改扩建和体育公园等一批体育设施建设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建成后预计可容纳近万人次,实现国际专业赛事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成为辐射长三角的体育休闲活动中心。
以城市公园为底盘的中海海堂公寓,融合居住、购物、休闲、出行等场景,吸引大批高精尖科研人才及高端商务人群安家置业。伴随高·尚领域280米地标大楼及中海中心230米、200米塔楼竣工交付,真如天际线再次刷新。上海真如环宇城MAX、山姆会员商店、LOVE@大都会相继开业,为上海西北部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真如地区将持续优化城区生活版图,提升地区商业吸引力、竞争力和贡献力,成为“上海购物”消费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