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马苏河”如何再添亮色? 上海普陀“开放月”和“金点子”开启政民互动新模式

2022-08-26

“要聚力打造‘半马苏河’活力秀带,让苏州河南岸走起来、北岸跑起来、中间划起来,努力打造水清岸绿、人水相亲的生动范例。要坚持零距离倾听民意、零时差体察民意、零落差回应民需,让更多有见地、有温度的好建议进入决策视野、变成亮点举措,努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样板。”

8月25日,上海市普陀区区委书记姜冬冬带领区级领导干部在苏州河畔创享塔参加开放日活动如是说。

近日,普陀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分赴10个街镇政府开放月活动现场,“零距离”听取人民建议,百余名公众代表通过网上预约参加开放月活动,普陀区领导干部现场听取人民建议近30条。

“苏州河贯通后,在河岸欣赏滨水风景已不能满足周边居民和游客的需求,希望尽快重启苏州河游船旅行专线,打造东方‘塞纳河’”,市民朱园园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苏河之冠’的慢行体验,希望发挥得天独厚的水岸优势,完善‘文化+经济’产业链,推出24小时办公、24小时健身、24小时全天候服务及多种形式的市集活动”,市民惠思建议。

“随着创享塔、天安千树等网红打卡点的陆续开业,希望加快推进美丽道路建设和配套设施完善,营造优美、整洁、宜居的示范街区”,市民陆力仁建议。

活动现场,普陀区区委书记姜冬冬,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姜爱锋,区委常委、副区长姚汝林,区政协副主席严永强赴苏州河畔创享塔参加开放日活动。区推进办、区文旅局、区绿容局、长寿街道、长寿投促中心等相关单位逐一回应了市民建议。

姜冬冬表示“今天活动是人民建议征集与政府开放月活动相结合的首次尝试,公众代表聚焦‘水岸经济’‘半马苏河’‘人民城市’三个关键词贡献了很多‘金点子’。”

“未来,普陀区要建设更多高品质载体,不断提升水岸经济的贡献度、显示度,努力打造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要聚力打造‘半马苏河’活力秀带,让苏州河南岸走起来、北岸跑起来、中间划起来,努力打造水清岸绿、人水相亲的生动范例。要坚持零距离倾听民意、零时差体察民意、零落差回应民需,让更多有见地、有温度的好建议进入决策视野、变成亮点举措,努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生动样板。”姜冬冬说。

此外,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肖文高,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红珍,区政协副主席欧阳萍赴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领导帮办,并与公众代表座谈交流。

企业代表杨飞建议:“普陀区对业绩突出的民营企业建立了职称评审‘直通车’和‘绿色通道’,但由于HR相关政策掌握不到位、员工流动频繁等原因,申报评定职称仍不顺畅,希望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和精准靠谱服务,让民营企业员工顺利搭上‘直通车’。”

企业代表焦佳嘉建议:“普陀区政府为支持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出台的‘靠普’扶持政策务实有效,希望政府能根据企业规模体量适当扩大‘靠普贷’额度支持,也希望区里对科技型、技术型企业给予更多专项融资贷款扶持政策……”

普陀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促办、区金融办、区政务服务中心、长风街道等相关单位逐一回应了市民建议。

“要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进一步加强政民互动。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政府开放活动力度,不断拓展政民、政企沟通渠道,让更多的市民群众能够感受到在普陀区办事的便捷,让更多的企业坚定扎根普陀的决心,用政府的‘开放度’换取群众眼中的‘透明度’,让市民、企业在普陀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肖文高表示,“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加大人才服务力度,使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要坚持优化企业服务,全力推动各类助企政策精准落地,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作为苏州河最大的驿站之一,两湾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希望在市民群众中征集照片等史料,打造两湾历史展馆,通过两湾的历史变迁和前后对比风貌,生动展现党建引领下还水于民、还绿于民、还岸于民的实践”,市民谢勇建议。

“街道研发的‘养老百事通’小程序,可以挂号看病、叫出租车,还可提供家政服务、家电维修、送餐等服务,希望进一步优化完善,增加可选择的服务内容和商铺,以及助医、助行等为老服务内容”,市民钱建芳建议。

“曹杨一村老年人多、残障老人也不少,楼梯仍是不少老人尤其是肢体残障老人的出行障碍,希望根据房屋结构在适当位置增设无障碍扶手,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下楼梯”,市民金鸿喜建议。

“目前公共法律服务多采用线下方式,对上班族、腿脚不便的老人和残障人士等不太友好,希望打造‘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真正做到服务群众无门槛、零距离”,市民邵剑建议。

“作为一名快递小哥,每半天就要为电瓶车充一次电,希望在沿街商铺较多、居民区较为密集的道路上,批量布点非机动车的智能充电设备”,市民张宇建议。

“希望拓展‘绿色通道’,针对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体,升级受理中心自助取号、优先办理或全程帮办等服务”,市民范贞建议。

针对上述群众提出的好建议,区领导边询问边记录,并与相关单位负责人研究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措施。


据普陀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率先举办全市首场区级政府开放活动以来,到2021年底普陀区已累计举办44场政府开放活动,与1200多名公众代表开展座谈交流。2022年政府开放月期间,普陀区共计组织开展40余场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全员参与,区政府各部门、各街镇全部策划活动,围绕“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以现场参观、演练观摩、场景模拟、互动交流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最大限度畅通政府与居民群众的互动渠道。

同时,自2021年常态化、机制化组织区四套班子领导“零距离”听取人民建议以来,普陀区已累计开展四场区领导集中听取人民建议活动,人民群众围绕重大工程、民生实事、便民举措、营商环境等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此次政务服务专场活动是“政府开放月”品牌与“零距离听人民建议”品牌的首次联动,未来区府办、区人民建议征集办还将进一步探索人民建议征集参与政民互动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人民建议征集的渠道、闭环优势,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实打实解决群众诉求,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助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

谈上伟、杭春芳、周艳、刘东昌、张伟、魏静、高路、姚军、吴凌昱、杜娟、顾建中、王珏、张骏、蒋龙等普陀区领导干部同志也分组参加了政府开放月“零距离”听取人民建议活动,与会代表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助力优化政务服务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