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拆违“重拳”助推水环境治理--普陀区多措并举推进治水工作,初显水清岸绿新景象

2016-10-14 来源: 上海普陀


随着工人铁锤钢钎的撬动,大场浦河与真如港交汇处的岸边违法建筑被一一拆除。豁然开朗的河岸,又重显水清岸绿的天地。

记者从区建管委、区拆违办了解到,沿河搭建的违法建筑是河道受污染的主要诱因之一。“违建长期侵占河道,生活、生产污水直排河中,导致河道堵塞、受污染及排水不畅等。”

自“一河一策”工作开展以来,普陀区多措并举推进治水工作,今年3月起正式启动沿河6米内防汛通道违法建筑整治行动。

整治“公字头”当先

目前,普陀区已经专门成立水环境治理专项办公室,并成立专项工作组。各街镇还相继成立辖区内河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落实,责任目标分解,层层落实到人,并由专人开展对每条河道的现场排摸工作。据区拆违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排摸下来,普陀区需整治的相关河道共计55条,涉及相关违法建筑296处,“体量之大,位居全市首位。”

那么多沿河违法建筑,拆得动吗?

“公字头”违建必须带头拆。区河道所及相关街镇上门“公字头”违建单位,宣传“一河一策”项目,解释沿河拆违工作的重要性,并认真倾听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普环实业下属的部分垃圾压缩站、车辆维修点等建筑在沿河6米范围内。为了不影响对周边居民的日常服务,由区拆违办牵头,真如镇街道、万里街道为其落实了新址。企业也很“爽气”,立刻整改,作出国企表率。

“目前,‘公字头’违建拆除已经完成近90%。”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本区将结合无证建筑普查平台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拆违计划,加快“公字头”违建的全部拆除速度。同时,区建管委还会牵头区城管执法局、区拆违办、相关“公字头”单位召开专题会,对部分历史成因较复杂的违建具体分析、分类规划,做到“一河一策、一事一例”。

同时,居民区的沿河拆违也将于本月底正式启动。“我们将强化‘两周一例会’的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明确拆违时间进度和职责对接。”区拆违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各街镇、相关单位也将就以“每周一报,两周一简报”的形式,定期汇报治理进度和完成情况。

拆违要打“组合拳”

1200米环形健身步道、紫藤长廊、亲水平台……如今,经过桃浦河岸边、原杨家桥农贸市场旧址的居民都直呼认不出。要知道,曾经这里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破旧的顶棚、湿漉漉的地面、杂乱的摆设……

昔日“脏乱差”的“马路菜场”,能够实现“生态水廊”的华丽转身,究其原因,还是“组合拳”的运用给力。记者了解到,在这场“蝶变”攻坚战中,真如镇街道、区拆违办、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多方配合、多管齐下、多策并举,这项工作才能顺利完成。”

有鉴于此,此次全区沿河6米防汛通道违建拆违派出了堪称“豪华”的“升级版”阵容——由区建管委、区城管执法局、区公安分局、区规土局、区房管局、区环保局、区安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国资委、各相关街镇、各相关功能区管委会等组成的沿河拆违组。

据数据统计,目前普陀区已拆除88处、约4.1万平方米的沿河违法建筑。万里街道更是“一马当先”,完成了辖区内河道违建整治任务量的91%左右。

在拆违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同时,区河道所与相关街镇也紧密配合,及时跟进围网保护工作的措施,“完成一处、施工一处”,做到河道治理的无缝连接。区绿化市容局也及时清理垃圾、补种绿化,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同时,在完成河道整治拆违的辖区内,城管执法中队还不定期开展巡查,确保发现问题能及时进行处置,不发生二次违建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