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路街道甘泉苑多元共治提升自治水平

2016-10-17 来源: 上海普陀

“我的社区我做主,有事就上议事会。”如今成了甘泉路街道甘泉苑居民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同心家园”议事会成为居民掌握“话语权”的渠道,有效实现了社区居民自下而上提出议题,自治自管解决难题,多元共治提升管理。

谱写“知、议、评”三部曲

“甘泉苑居民区由6个自然小区组成,在街道20个居民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以前,社区工作都是居委会‘代民做主’,现在我们提倡‘让民做主’,党总支将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甘泉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丽芳介绍说。

“同心家园”议事会成员涵盖居委会、物业、业委会、社区民警、共建单位、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等。通过规范化的议题收集、公示、参议、表决和执行过程,对居民反映的热点问题集中商议,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符合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一平台,社区居民可以直接参与社区管理,实现“社区事务大家谈、社区治理大家议、社区决策大家定”。

议事会成立后,居民自我管理和发出声音的渠道多了一个,而且议事会还能够监督社区工作,解决他们在议事会上提出的问题。

甘泉苑的“泉园”,当初设计时,中间本是一块观赏草地,因为小区活动场地少,再加上年代久远,渐渐地这块草地被踏成了光秃秃的泥地,下雨后道路泥泞湿滑,时常有行人摔跤的情况发生。

今年安排“同心家园”项目建设时,有居民提出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建议将此泥地列入改造重点工程。议事会成员们实地调查、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并取得区房管局支持、下拨专项资金用于泥地的防水地砖铺设。同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居民们也主动建言献策,对项目细节不断优化。如,此次“泉园”改造增设了一个遛鸟设施,因为以前居民遛鸟都是将鸟笼直接挂在树上,不利于保护树木,于是有居民建议增设专门挂鸟笼的设施,同时将这些设施的设置点靠近树木,模拟鸟类喜欢的生态环境。还有,在“泉园”改造中,拆下来一批草坪砖,被居民建议铺设在旁边绿化带里被踩出来的两条小路上,既废物利用又保护了绿化。下一步,议事会还将对居民满意度进行测评,让项目真正做到居民的心坎里。

“同心家园”议事会正是在“知”、“议”、“评”的三部曲中,实现了社区“闭门议事”向“开放议事”的转变。

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以前主要是居委会管理,虽然也是自治,但是有行政管理的味道在里面。现在的‘同心家园’议事会,是让群众自我管理,这种自下而上的办事方式,让居民很有社区归属感和满足感。”通过“同心家园”议事会,居民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热情空前高涨。

现在,走进“泉园”,湖面干净,凉亭整洁,“这都多亏了老吴!”居民口中的老吴是吴达林,今年80多岁了,平时喜欢在“泉园”遛遛鸟,多年来一直主动维护“泉园”环境卫生,并自购扫帚、抹布、烟灰缸等供休闲的居民使用。在他的影响下,十几位遛鸟爱好者也加入到“泉园”环境维护志愿者团队中来,引导居民文明遛鸟、维护社区环境卫生。

“当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心态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工作明显好开展多了。”业委会主任裘建平感慨道。

多元共治为“议事会”助力

依靠居民自治,“同心家园”议事会有时也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该怎么办呢?为了解决难题,居民区党总支依托区域化党建,整合社区单位、社会组织力量共同参与小区建设。

今年,平利路38弄小区在开展综合改造时,出现一万元的资金缺口,共建单位沃尔玛超市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为小区居民雪中送炭;为了拓宽进出小区大门的通道,必须移走路口的一棵“挡路树”,街道社区管理办联系甘泉绿化所移走这棵“挡路树”。

平利一小地处甘泉苑小区内,碰到上下学高峰,小区主干道乱成一锅粥,给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雪上加霜。车辆间的刮擦时有发生,汽车喇叭声、居民的抱怨声不绝于耳。为此,居民多次向“同心家园”议事会反映。为了彻底改变现状,缓解小区早高峰主干道交通压力,由居民区党总支牵头,联合物业、业委会、平利一小、社区民警等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制定方案,最终确定在甘泉苑小区主干道实行机动车“微循环”机制。“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一支平安校园护导队,除了物业人员、居委干部外,大多是小区里的楼组长、党员、业委会代表和居民代表。每天早上,安排4名护导队队员在小区4个点位对进出车辆进行疏导。”龚丽芳介绍说。

通过“同心家园”议事会实现了居民自我参与管理,满足了居民社区生活的需要,“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一助人自助的社区服务理念,也逐渐成为甘泉苑居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