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地块转型拓展生态空间还绿于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效统一 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李子园公园获评精品工程 2024年10月16日
来源: 上海普陀李子园公园地块公共绿地荣获上海市海绵城市精品工程
(记者 钱佳莹)
本报讯 海绵城市建设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普陀区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贯彻落实到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绵城市。全区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已达19.93平方公里,取得了积极成效。近日,普陀区桃浦智创城东部拓展区E01-02 地块公共配套新建工程(李子园公园)地块公共绿地还荣获上海市海绵城市精品工程,成为全市10个精品工程之一。
李子园公园位于普陀区桃浦智创城东部拓展区,面积约4.7公顷,是普陀区桃浦老工业基地转型过程中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实践。项目利用老工业地块就地打造建设近零碳排放的公园,将海绵城市建设和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设计、建造、运营的全过程,既拓展生态空间、还绿于民,又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有效统一,在老工业基地低碳绿色转型方面具有较强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公园以“智慧生态示范”为主题,在明确双碳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背景下,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系统应用海绵技术,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滞蓄能力、保障区域水质、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
李子园公园以“雨水花园+透水铺装+景观湖体+水生态构建”的组合方式,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2%、年径流污染控制率64%,实现公园对雨水的滞蓄能力提升,有效缓解周边区域雨水排水压力。
普陀区持续强化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建设规划、土地出让、方案设计等阶段严格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同时制定了《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滚动更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库。下一步,普陀区将继续加大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力度,系统化全域推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雨水花园
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有效地收集雨水,使整个公园在低影响开发下构建雨水系统,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形成弹性水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内涝防治能力,保障城市水安全。
透水铺装
为更好实现公园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地面铺装采用透水沥青,有助于减少雨水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实现小雨不积水的效果,增加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此外,透水铺装还能通过渗透进内部雨水的蒸发,调节环境小气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湖体调蓄
依托占地面积近1公顷的人工湖,遭遇超标降雨时,湖体可提供一定高度的雨水调蓄空间,可服务于周边区域雨水排水,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
水生态修复
通过南北高差的水位设计和自循环系统,形成流动的跌水景观,同时构建水生植被、水生动物群落,以及微生物等复合水生生态系统,使水体达到长期自净,系统稳定运行后可持续达到不低于Ⅲ类水水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