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起,上海市每年主办“上海国际友好城市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为各国友好城市青年学生的互联互通、缔结友谊提供了平台。今年,普陀区作为承办方,充分挖掘各方资源,以“交流 合作 友谊 理解”为主题,为营员们量身打造为期二周“主题式、项目化、沉浸式”夏令营专属体验活动,7月3日-16日期间,共有来自16个国家、17个友好城市、18支队伍89名外国青少年,以及20名带队教师参加。主要做法:⑴丰富文化体验课程。为了让各国青少年充分感受中华文化和海派文化内涵,夏令营安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传统文化课程体验、东方明珠等上海地标建筑打卡、华东师范等大学参访、文化场馆参观学习、东方绿洲素质拓展、上海生活一日体验以及城市设计与创造等多个项目。如,开设京剧脸谱、大漆团扇、非遗灯彩、汉服体验、中华武术、上海瓷刻、布袋木偶、扎染等11项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促进文化深度交流。又如,学生志愿者们邀请营员们走进他们的家,体验“做一天上海人”,各家庭安排吃火锅、包饺子、逛超市、上海历史建筑打卡等活动,让外国营员们体验寻常上海人家的周末生活与烟火气。⑵全力做好接待保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宣传组、活动组、营员与志愿者组、保障组,确保夏令营每一环节都有专人负责、高效运作。经过材料审核、线下面试选拔,遴选出68名学生志愿者,提前在线上与外国营员、领队进行对接,提前了解其饮食习惯和个别化需求。协调曹杨二中作为营地学校,提前对房间、空调、直饮水设备、网络覆盖、消防等进行全面检查和升级。入住期间,强化每餐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原材料的蔬菜农残、牛肉瘦肉精进行每品种批批快检,对加工人员的手部、餐具和用具都进行ATP快速检测。此外,聚焦本市近期高温、降雨天气,交通路线等实际情况,提前预设多个解决方案,如,为营员们准备防晒帽、手持小风扇、龙虎清凉油、一次性雨披等,并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调整了八段锦、武术等晨间趣味运动、东方绿舟的个别活动项目也从室外改到了室内,确保活动过程安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