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032号提案的答复

教育界别组:

你们提出的《打造劳动资源共享平台,助力普陀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普陀区劳动教育持续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推进、教育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区教育局通过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完善经费投入保障、加强督导评估、健全安全防控机制等措施,切实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

一、明确目标,全系统支持劳动教育格局初步形成

1.加强顶层设计。区教育局坚持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指导下,部署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实践活动、文化涵育、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支撑服务保障等行动计划。

2.健全工作机制。区教育局坚持把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作为劳动教育的前提保证。依托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区、校两级跨部门统筹协调、校内外协同、社会多方参与的劳动教育统筹推进机制。同时,依托区职教联盟,联动区内职业院校开发职业体验课程和实践点。会同区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二、五育并举,高质量实施劳动教育初见成效

1.持续深耕劳动教育课堂。对标《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指导学校完善“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劳动课程方案”和制定学校劳动教育清单。2024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指导学校制定校级劳动教育清单、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区教育学院印发《关于普陀区落实上海义务教育劳动课程设计与研究的通知》,从区域层面统筹指导学校撰写“学校劳动课程特色项目案例”“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学生劳动手册”,指导学校做好特色劳动项目的技能实践,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劳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2.探索融通“五育”的劳动教育创新路径。我们以劳动教育为基础融通“五育”,以项目化学习指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劳动课上,在创意物化劳动成果形成的过程中,极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正向传递“劳动让生活更美好”的价值理念。在幼小初高学段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劳动思政课。推出“劳模工匠”宣讲清单,组织开展60余场“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推进以劳动教育为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承办“淬炼劳动品格,彰显育人价值”上海市“两纲”教育现场会(普陀专场),召开“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普陀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推进会暨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华师大-普陀)专题工作会,探索下阶段本区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适性成长中的新样态、新举措。

3.优选劳动教育实践资源。一方面,建立教育系统“1+3+N”综合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即以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为1个圆心,串联少年城、少年营、少科院等3个分支点,将中小幼N个“校园小农场”纳入“田园学堂”资源版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适合的教育选择。另一方面,深化“田园学堂”内涵。探索“田园+思政”的劳动教育新模式,发布了《田园思政学堂活动课程手册》《“道”种心田学农实践系列指导手册》,通过在真实小农场的劳动场景中设计项目化学习体验活动或课程,为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和劳动品质的提升提供新体验。第三,创新“公益学堂”高中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区教育局联动普陀4个街镇6个片区9所试点学校共同打造了“通勤服务+特色特聘+适性成长”三结合的普陀志愿岗。2023年暑期推出特色岗位43个,覆盖694名高中生,累计服务社区居民27065人次。普陀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多次被学习强国、上观新闻、新华网等媒体报道。

新时代新征程,区教育局坚持做强做大做实公益性劳动教育基地,发挥骨干、示范、辐射功能,进一步鼓励全社会共同来关心、支持和参与劳动教育,形成校内外互补协同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感谢您对普陀教育的关心与支持!

 

普陀区教育局

                                 2024年5月10日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