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064号提案的答复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064号提案的答复

区政协经济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武宁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提案收悉,区科委会同区投促办、区金融办、真如副中心认真进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普陀区换道超车、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普陀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推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科技工作中落实落地,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打造了“中华武数”科创布局。其中,武宁创新共同体贯穿普陀东西,辐射南北两翼,是串联区域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的“主阵地”,是普陀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辐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桥头堡”。2023年,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共同体越做越实、越做越活,取得了突出成绩。围绕“五联建三地”的发展目标,委员相应提出了五点可行的建议。五点建议直击当前武宁创新共同体发展的问题短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值得政府部门采纳并研究解决。2024年是“中华武数”科创布局的深化之年,也是武宁创新共同体各项工作走实之年,我区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武宁创新共同体走深走实。

一、通过政府搭台,进一步做实 “行业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新机制

进一步搭平台、建机制、畅渠道,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在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上精准选题、聚力答题,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牵线搭桥、创新路径,真正实现强强联合,进而引发化学反应。让他们从相互隔离的自转,到政府搭台的公转,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相互融合的自转。一是深化形成“1+1+1”工作机制。在现有工作专班和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建立武宁创新共同体党建联盟,深化高校、院所、企业的主体联动、资源对接和创新协同。二是提升成果转化对接平台效能。线下持续办好 “科创集市”、院所开放日、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普陀专场等品牌活动。线上依托“InnoMatch@普陀平台”,定期梳理挖掘高校院所、头部企业最新科技成果和研发需求,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科创集市”。三是增强“百大平台”联盟功能。新立项不低于5个区级科技研发平台,释放科技研发平台集聚辐射效应。四是梳理发布一批“揭榜挂帅”项目。梳理“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及数字化转型领域应用场景“揭榜”需求,鼓励高校院所、重点企业合作揭榜、联合揭榜。

二、优化创新生态,聚焦“从0到10”的创新全过程全要素,引育一批本土成长起来的“硬核科技”企业

加快推动专项政策出台落实,发挥政府资金和国有资本的引领撬动作用,真正集聚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好团队、好项目。一是打造鼓励协同创新的政策高地。发布武宁创新共同体专项政策,出台《武宁创新共同体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党建引领、科创策源、产业集群、资本赋能等十大行动计划。二是启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引导2-3家具有成果转移孵化能力的高校院所、头部企业等,围绕重点培育发展产业和未来、新赛道产业,在各自的垂直细分领域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三是打造“创新里”科创产业空间。依托武宁创新共同体专项政策,引育一批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团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等新赛道、未来产业等重点潜力项目,构筑承载普陀“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新空间。

三、坚持“两个面向”,在打造上海科技创新新亮点和服务辐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中积极作为

充分发挥武宁路地处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起点优势,面向全市、面向长三角,加强与沿线省市区的合作,用好国家东部技术转移中心、长三角国创中心、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等平台,通过政策衔接、资源共享和平台共建,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一是布局一批产业“链式联盟”。依托化工院、电科所等院所的产业带动力,面向长三角探索构建一批垂直细分领域的产业“链式联盟”,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进一步放大武宁创新共同体的影响力。二是实质性迈出参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发展带建设的关键一步。政府层面,赴沿沪宁产业创新发展带沿线节点省市区洽谈对接。院所、企业层面,依托2家985高校、16家院所以及波克城市、中国建材等企业在长三角的影响力、带动力,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与长三角合作实验室、高校院所、企业等深度对接,推动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机构层面,依托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创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双向奔赴。




  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年4月19日 

联系人姓名:施浥淳               联系电话:52564588-7165

联系地址:大渡河路1668号2号楼        邮政编码:200333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