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117号提案的答复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117号提案的答复

凡孝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分类施策促进研发服务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普陀区研发服务产业取得了积极成效。作为本区四大重点产业之一,经过五年多的培育,区级税收占全区比重由“十三五”末的5.36%提升至2023年末的11.65%。此外,我区成功获批上海市第一批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试点)。具体做法:

(一)党建引领,夯实责任。区研发服务产业始终贯彻落实“靠研值,谱未来”的发展目标,围绕年度产业工作要点,细化分解任务举措,定期组织召开专班会议,分析阶段性产业发展情况,研判下阶段工作打算。围绕武宁创新共同体做强研发服务产业集聚,形成《红色领航“研”值提升计划》《普陀区研发服务产业载体空间布局研究》等。

(二)政策赋能,做强产业。从加快产业集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产业生态等三方面两次修订研发服务产业专项政策,新增“鼓励企业参与技术市场交易”政策内容,优化明确支持范围,进一步加强精准引导。2023年度研发服务产业专项共支持10家企业的11个项目,合计支持金额760万元。2022年至2023年,研发服务产业专项已支持23家企业的25个项目,累计支持金额达2000万元。此外,区人才工作局出台“1+N”人才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100万创业资助、最高50万团队研发资助,加快吸引集聚研发服务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

(三)聚焦服务,搭建平台。围绕五大细分产业领域,推动盟板主企业不断引领产业持续创新。举办研发服务产业联盟座谈会、早餐会、下午茶、苏河有“研”值产业联盟等系列活动,通过“中华武数”科创集市、第六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普陀分赛等为企业搭建有政策、有项目、有推广、有人才的资源对接平台和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平台,增强协同创新,壮大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集聚度。做好企业服务保障、精准施策,为华东电力设计院、复星高科、东方雨虹等产业龙头企业送上“重点企业服务包”。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研发服务产业存在的发展不均衡、政策不聚焦、定义不清晰的问题,委员相应提出了三点可行的建议,值得政府部门采纳并研究解决。接下来,我区将依托“中华武数”科创布局,不断提升研发服务产业创新能级,做强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助力普陀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矩阵,谱写新时代普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持续做实机制,进一步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一是优化研发服务产业政策,根据研发服务产业的企业特点,加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发挥惠企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二是深化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包”、区领导走访企业机制,加大走访广度和深度,加强常态化对接沟通,回应企业需求,切实解决企业痛点,把政策红利和优质服务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三是依托重点企业下午茶、恳谈会、苏河有“研”值产业联盟等系列活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激发各主体间合作和资源共享,引发化学反应。

(二)深化赛道细分,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一是深化产业细分领域研究,发挥好上海清华国创中心等智库作用,按照“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进一步做强盟板主产业链,培育一批“链主型”“隐形冠军”创新企业。二是围绕普陀区“中华武数”科创布局,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切入口,促进产学研合作、大中小企业通融,推进科技成果在普陀转化落地,不断做大做优做强。三是大力推广“揭榜挂帅”模式,继续做强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磁场”效应,丰富应用场景,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

(三)加强“研武”联动,打造研发服务产业“增长极”。一是依托武宁创新共同体,联动“中、华、数”科创资源,发挥真如、桃浦、长风等重点地区的空间优势,用好存量科技研发用地及工业上楼政策,打造“创新里”科创产业空间等示范载体,培育一批研发服务产业“好苗子”。二是围绕中国建材、华东电力等头部企业,面向长三角构建一批垂直细分领域的产业“链式联盟”,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攻关,进一步体现研发服务产业的“硬实力”。三是加强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协调联动,积极探索“拨投结合”“概念验证”等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投好一批优质项目,管好一批科研平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助力研发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年5月24日 

联系人姓名:潘锦蕾              联系电话:52564588-7191

联系地址:大渡河路1668号2号楼        邮政编码:200333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