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对区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53003号提案的答复

韩锋、孙国强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优化后街经济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主办意见函告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韩锋委员和孙国强委员提出的宝贵建议。区商务委高度重视提案的答复和相关建议的落实。我委收到提案后,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研究,针对相关建议,安排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确保提案的高质量答复。

正如委员您们在提案中提到,“主街周边的支路、沿街小巷日益成为主街商业体验消费、场景消费、休闲消费的补充和迭代,带动了后街经济发展”。

区商务委高度重视区域商业转型,近年以来,结合城市更新,重点聚焦商圈转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建,持续推动普陀商业能级提升,打造普陀商业特色。

一、普陀区商圈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现状

从普陀目前的商业布局来看,普陀区商圈主要包括中环商圈、真如商圈、长风商圈、长寿商圈、桃浦商圈,形成以市级商业中心、为核心、以地区级商业中心和社区级商业中心为支撑的多层次、多心化、组团式的商业布局。在2023年《第四届上海“五五购物节”普陀区系列活动总体方案》中特别推出“一商圈一特色”,引导五大商圈融合商业资源,形成错位竞争。根据《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中环商圈、真如商圈被列入全市29个市级商业中心。长风商圈、长寿商圈被列入全市地区级商业中心。

从2021年起,普陀区对标对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条块联动,在全区范围内设点建圈;因圈施策,形成可复制的“补短板、提品质、强标准、重连锁、建层次、赋智能、兴共享、显特色”的工作模式和建设路径。全面实施“七个一”工作推进举措,即一套领导班子牵头、一份总体方案指导、一个区域标准指引、一组工作机制协调、一支企业联盟共建、一个智慧平台赋能、一圈一特色实践,在全区范围内铺开推进区域便民生活圈建设,持续发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环境。2021年,曹杨新村街道成功入选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2022年,真如镇街道被确定为上海市第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单位。2023年、长风新村街道、甘泉路街道、万里街道、桃浦镇等四家单位成功获评第三批创建试点单位。

总体来看,普陀以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的正式关闭为契机,区域的商业转型发展和商圈建设持续加快。尤其是十四五以来,随着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新建和存量商场改造升级,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新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优质批发零售企业,普陀的商业氛围和商圈能级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在持续加快升级中。

二、商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不足

另一方面,也确实如委员提到的,在商圈打造和生活圈创建中,尤其是在如何发挥出后街的资源空间优势,推动区域商业一体化发展提升方面,我们依然有诸多工作要做。

例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层设置不够精细。对人口分布、消费习惯的梳理不够精准,造成有的生活圈范围设置过大,有的人口密度太高,有的功能定位不清晰。对于沿街风貌和街道环境的管理内容考虑不足,对于空间灵活利用考虑不够充分,忽略对商居空间关系、沿街风貌景观和街道环境的考虑。又如:商圈建设中存在的商业结构相对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创新。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各商圈入驻率降低,招商难,面临物业、人力、能耗等经营成本上涨,商业载体运营压力加大,也制约了后街经济的良性发展。

确如提案中说到,区域的商业能级提升,商业氛围的营造,需要把后街经济发挥好,为商业活力的释放赋能。区商务委认为,后街经济后续一定会在城市商业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区域商业活力提升的重要“微循环”。

三、提升普陀后街经济的思路和举措

(一)做全基本保障类服务业态

发挥后街小巷的租金优势,聚焦民生保障类业态做优做全。一是发展“一店一早”。用足后街小巷资源,支持特色化、多元化的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推动更多连锁门店同时强化功能复合,通过搭载代扣代缴、代收代发、打印复印等便民服务,提高便利化程度。更加科学布点早餐网点,以早餐店、小吃店、“便利店+早餐服务”“互联网+早餐服务”等为主体,持续推进早餐工程建设。二是补齐“一菜一修”。针对“小修小补”基础业态,在市场集聚一批、邻里中心吸纳一批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在后街小巷打造更多社区工坊、快闪店、夜间集市等经营场景,更好的支持传统手工艺经营群体发展。三是服务“一老一小”。利用养老机构配套设施在后街小巷建立更多社区护理站,提供社区养老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失能、残疾、高龄、长期患病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服务。鼓励家政、护理人员进社区,拓展养老服务。做精做优社区食堂,健全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创新政策发展嵌入式、标准化的托育机构和托育点,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计时托等平价服务。

(二)做优品质提升类服务业态

一是升级传统商业业态。深度拓展特色餐饮、生活零售、文化休闲、儿童娱乐、运动健身、社区食堂等服务功能。发展新型商业模式。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鼓励健身房、游泳馆、多功能运动场、保健理疗店等以及更多符合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商业模式在后街小巷开设门店,促进休闲、运动、健康联动消费。二是做精特色靶向补短板。聚焦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充分地考虑老年人出行、养老和看病需求,侧重适老化改造,投放相应设施和服务。聚焦青年人占比高的社区,围绕年轻住户高频服务需求,设置众创空间、共享厨房、影音房、户外球场等场地设施。

(三)协同延伸增加服务功能覆盖

发挥普陀大体量社区型商业街区潜在优势,加快空间整合和资源调整,形成现有空间的多功能复合利用。在商业设施、小区公共设施的“边角料”划定区域,采取“公益+市场”模式,支持建设“社区工坊”,提供租金补贴。

(四)整合圈层资源,推动圈圈融合发展

细化圈层高效配置资源。在公共服务的频度和服务半径之间找到最佳比例, 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功能和社区特色服务功能相结合,通过资源整合,链接商家,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务圈、快递服务圈等圈圈相融,营造多元化、多层次消费场景。

后街经济作为普陀商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的城市精细化治理和商业能级提升中,必然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加突出的支撑作用。最后,再次感谢两位委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区商务委将加快研究,认真落实,不断提升普陀商业的发展水平。

上海市普陀区商务委员会

2024年5月29日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