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上海市普陀区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区体育系统、各有关单位:

《上海市普陀区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现予印发。

特此通知。

 

上海市普陀区体育局

2024年3月29日


上海市普陀区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是希望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区体育局在市体育局的指导帮助下,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普陀所能,充分发挥体育在城区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积极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为“两区”建设目标贡献更大的体育智慧和力量。

一、体育设施提质升级,全民健身举步可就

普陀区体育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营造“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全民健身环境,加速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既追求高品质,又注重保基本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区体育局积极落实各项政策,高标准地推动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工作。上海市体育宫作为市级体育类“十四五”重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区体育局紧密联系市体育局与区内相关部门,做好对接工作。10月,普陀冰上运动中心全面建成并对外开放。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第一块标准冰场”,该场馆的建设是落实国家“北冰南展”政策的重要举措,将为上海发挥冰雪运动“桥头堡”的功能做出重要贡献。坚持深耕社区、服务社区、保障社区,全力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超额完成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共建成17条市民健身步道、42处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处长者运动健康之家、2处市民球场、1处市民健身驿站以及2处社区市民健身中心。

(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既休闲时尚,又注重实际需求

普陀区体育局始终将“开展更具普陀特色的赛事,更贴合百姓需求的活动”作为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目标。2023年,在“半马苏河”公园举办了“半马苏河”运动生活节暨第七届“约战盛典”活动,将体育与休闲的生活方式融合,展现区域活力和城区面貌,该项活动成功入选了2023年上海体育消费节典型案例。举办“约战普陀”冰雪节系列活动,结合市级高水平冰雪赛事,打造成普陀全新的体育活动品牌。创新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将赛事覆盖至全年龄段人群。运动项目涵盖了中国象棋、围棋、桥牌、“三打一”等智力运动,武术、夜跑、门球等传统运动,以及飞盘、橄榄球、板式网球等新兴时尚运动。同时,面向特殊群体,还开展了新就业群体台球比赛、人才骑行赛、老兵定向赛、亲子运动会、残健融合运动会等赛事,为生活在普陀、工作在普陀的市民提供了广泛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与平台。

(三)在体育场馆及体育服务机构监督方面狠下功夫,确保市民安全、健康、科学锻炼

一是进一步扩大公益培训和体质监测覆盖面。全年共开展市、区两级体育公益技能配送1350场,科学健身讲座24场,共惠及3万余人次;开展20余场市民体质监测活动,累计完成1.2万人次,体质监测达标率为99.5%。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我区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6名,平均年龄32岁。依托“运动分”小程序,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并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年轻化与规范化,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社区治理等工作。三是进一步确保高危险性体育场所安全开放。全年坚持对高危险性体育场所(游泳、攀岩)开展常态化巡查和高峰期巡查,并严格审批《高危险性体育场所经营许可证》,确保高危场所安全开放。在夏季游泳场所高峰开放期间,进行每周一次全覆盖的巡查,坚持公布“红黑榜”,形成舆论压力。全年累计检查401次,并成功获评2023年上海市游泳场所夏季开放服务工作优秀管理单位称号。四是进一步规范和管理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配合区教育局做好政策宣贯、培训机构评审、日常经营监管等工作。全年共有1家培训机构成功办理许可证,1家机构待审批,4家机构待评估。积极引导各类机构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促进机构良性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二、重大赛事紧锣密鼓,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

区体育局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结合“半马苏河”滨水空间的天然优势,精心开展多场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彰显普陀的城区软实力。全年安全、高效、高质量地举办了首届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半马苏河”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中国龙舟公开赛(上海·普陀站)暨第十九届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全国桥牌综合锦标赛、上海10公里精英赛等五项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总参与人次达1.5万。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还创造了显著的传播效应,《2023上海市体育赛事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上海10公里精英赛、中国龙舟公开赛(上海·普陀站)暨第十九届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等三项赛事在赛事关注度方面位列全市前15名(总计118项赛事)。

三、体坛明星纷至沓来,提升“半马苏河”影响力

精彩的赛事、丰富的活动、良好的氛围吸引了众多体坛明星到普陀打卡。马拉松男子世界纪录创造者埃鲁德·基普乔格,国际棋联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达娜·雷兹尼斯-奥佐拉,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阿利克·格申、世界职业比利和斯诺克协会主席福泽盛,中国著名围棋大师聂卫平,奥运冠军陶璐娜、吴敏霞、徐莉佳、徐梦桃等9位国际国内知名体育明星走进普陀,为普陀体育的赛事和活动助力添彩,进一步提升了“半马苏河”“约战普陀”“星耀普陀”等普陀区原创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年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在30余家主流媒体上持续进行宣传,2023年全新开通了“上海普陀体育”微信视频号,对首届“苏河半马”、赛艇精英赛、龙舟赛等赛事活动进行全程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5万人次。

四、青训体系日益完善,体教结合再创辉煌

(一)以总结大会为起点,提振士气再出发

区体育局积极探索体教融合与社会化办训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青训模式,成功打造普陀女足这一青训标杆。3月,举行了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普陀区体育代表团“星耀普陀”颁奖典礼,对十七届市运会普陀区体育代表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在本届市运会上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为下一届市运会夯实基础,做好准备。

(二)以女足项目为范本,推动青训体系整体提升

成功建立普陀女足专项基金会,为普陀女足的发展、软硬件设施的供给、青少年足球训练和比赛环境的营造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成功举办普陀女足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回顾普陀女足三十年来的风雨征程,并对未来普陀女足的发展进行展望。

(三)以赛事活动为抓手,营造“全民冰雪”氛围

10月14日,普陀冰上运动中心揭幕运营,并举办2023年上海市青少年冰球锦标赛开幕式。普陀冰上运动中心成为普陀短道速滑高水平运动队的固定训练基地,为更多青少年参与冰上运动创造有力条件,进一步扩大高水平运动队的选材基础。未来还将承担起上海市短道速滑运动队、青少年冰球运动队训练工作,积极承办全国性冰上运动赛事。

(四)以体教融合为导向,提高科学育才水平

全年,普陀区共有注册运动员2948人、注册教练员108人;一级运动员60人,二级运动员126人;全年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二线运动员38人;有15名高中阶段优秀体育生被录取,同时有23名运动员被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高校录取。青少年竞技体育品牌项目“星耀普陀”全年共开展篮球、田径、击剑等31个项目,承办了5项市级比赛。普陀区代表团在2023年上海市精英系列赛上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团体奖牌第五的好成绩。

五、体育场地日益增多,体育产业稳定发展

(一)摸清底数,开展普陀区体育场地统计调查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区体育局在全区范围内认真开展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截至2022年末,普陀区体育场地总面积为141.44万平方米,按2022年普陀区常住人口124.29万人计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14平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体育专项规划目标。

(二)积极处理,维护体育健身和体育培训市场稳定

密切关注健身企业情况,会同与区政法委、区信访办、区文化执法大队等相关部门开展紧密合作,妥善做好社会稳定工作。面对知名体育健身企业和体育培训机构闭店情况,区体育局坚持疏堵结合,充分考虑企业与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积极化解矛盾,做好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工作。2023年专项处置“一兆韦德”、“YBDL”维稳案例两宗,处理12345私教类体育投诉热线532件,信访26件。

(三)招商引资,持续刺激体育消费增长

区体育局紧跟区内招商引资各项政策,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23年,区体育局实现区税2180万,超额完成年度总目标,对接企业67家,落地23家。全年共有18家体育企业参加体育消费券配送活动,区消费总金额212.24万元,拉动消费比3.5倍,位列全市第四。普陀区体育彩票发行工作稳中有升,全年共销售体育彩票29,027万元,其中电脑型彩票销售23,267万无、即开型彩票销售576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四)加强防范,确保区属体育场馆公益安全开放

加强对场馆日常安全检查及监督工作,部署各重要节点期间安全防范工作。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工作,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全年组织开展45次安全培训及演习,各场馆开展安全自查共计96次。



验证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