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全文-真如镇街道关于进一步加强辖区重点区域共享单车规范管理的实施方案(草案)

2024年05月16日 来源: 上海普陀

自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以下简称:共享单车、不包含互联网租赁电动车)推出并逐步成为城市主流公共交通工具之后,其在满足公众短距离出行需求、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绿色低碳环保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无序投放、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违规使用、车辆安全隐患等,特别是近两年,企业投放车辆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对公共道路资源承载能力、城市环境面貌和安全运行秩序都带来了巨大挑战,亟待规范引导和有序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着“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共享单车规范管理,营造“文明共享、绿色出行”的良好氛围,制定《真如镇街道关于进一步加强辖区重点区域共享单车规范管理的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真如镇街道辖区内重点区域共享单车规范管理,全面梳理排查存在问题,举一反三,提升共享单车管理实效,有效保障辖区内上海西站、轨交站点、公交车站、学校、医院、市场、公园及社区单位等重点场所及重点路段共享单车规范管理,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共享单车违停乱象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薄弱环节。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扎实开展共享单车管理专项提升工作。

(二)统筹协同、多方共治。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日常管理,形成系统合力,强化数字赋能,完善政府、社会、公众三方协同治理模式,形成闭环监管。

(三)督查落实、确保实效。加强督查,采取飞行检查和日常巡查相结合、阶段检查与动态检查相结合等方式,持续推进单车管理。梳理分析现实问题,健全优化长效机制。

(四)注重宣传,加强交流。加强文明使用宣传,联合相关部门、单车运营企业、属地社区等,广泛组织开展宣传,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四、工作任务

(一)规范停放区域施划。在不影响行人通行、保障道路通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道路空间,施划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并对破损、模糊不清的已划停车区域标识、标线进行补划、修复。

(二)规范共享单车投放。共享单车的投放应符合城市交通规划和市场需求,避免过度投放导致资源浪费和交通拥堵。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确保车辆的维护、保养和调度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对共享单车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建立完善维护制度,确保车辆的维护及时,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四)规范共享单车清理。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及时处置车辆淤积、乱停乱放等问题。在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实施联合运维,实现快清快处。对于损坏严重、无法使用的共享单车,进行回收。

(五)其他影响城市市容、秩序的情形。

五、工作措施

措施1:加强重点区域规划

根据辖区内共享单车实际使用情况及人(客)流量综合评估,初步规划以下区域为重点区域,并分一级、二级重点区域,实施动态调整。

一级重点区域:主要为人流较多的主次干道、交通场站、轨交站点及社区单位等重点区域周边人行道,具体区域另行划定。

二级重点区域:辖区内各公交车站、学校、医院、公园、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周边。

措施2:规范停放车位施划

根据实际停放情况、日常管理情况、市民反馈情况等确认共享单车停放车位布设是否合理,对重点区域周边等停放密集区域适当增设停车泊位,对涉及到临时道路开挖施工、路面修补等造成标线、标志缺损的,及时重新施划,并不得占用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确保人行道畅通。

措施3:加强源头投放控制

科学控制投送总量,对各重点区域共享单车最大需求量和承载力进行评估,按照实际需求确定各品牌单车投放上限;定期巡视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及使用情况,根据辖区实际使用情况、居民意见等,建立车辆动态监管制度,科学统筹共享单车数量,保证正常服务秩序和市容环境。此外,明确共享单车运营单位定期上报提供真如辖区内单车投放运营数量、车辆使用情况、运营调度情况、运维人员安排情况等信息。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需符合实际需要,投放前需提前向街道进行报备。

措施4:加强车辆投放管理

共享单车运营单位要切实履行共享单车投放管理的主体责任,按照确定的投放区域、投放规模、投放数量等要求合理投放,在施划区域内有序停放,不得超量超范围停放,严禁占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地、隔离带、无障碍设施、消防通道等区域停放。

要运用电子围栏、电子地图等车辆定位停放技术加强车辆停放管理,及时清理违规停放、存在隐患、不能提供服务的车辆,并根据停车点车辆饱和情况及时调度转运车辆,采取有效措施,有效规范用户停车行为。

对于辖区内轨交站点、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及社区单位等居民停放私有非机动车辆空间需求量大的场所,共享单车企业要结合共享单车日常使用情况科学投放,对于划定的一级、二级重点区域等要限制投放,对轨交站点出入口等重点区域原则上禁止投放,确保为私有车辆停放、人员出行等留出足够空间。

措施5:规范企业运维力度

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作为共享单车的经营责任主体,应进一步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加强共享单车的运营安全和规范管理。应配备足够的车辆维护人员、维修人员和调运人员,保障辖区管理清运调度等任务。

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加强对上海西站、轨交真如站、轨交真光路站、轨交铜川路站、社区单位周边等潮汐现象明显、车辆容易淤积的特定场所的管理。应安排专人定时定点进行车辆的整理和调度,及时调控局部区域共享单车的合理数量。

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应建立车辆维修机制。对发现损坏的自行车应在24小时内召回维修或报废。共享单车运营单位不得将故障车辆占道堆积摆放。

措施6: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建立辖区内各职能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快信息共享,细化各项运营管理制度要求,加强对共享单车企业的综合管理。

加强日常定岗、巡检调度,进一步规范车辆停放。就重点区域建立“51015”共享单车工作机制,即5分钟快速响应,对协调机制平台反应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数量等问题进行回应,10分钟内到达目标地点、15分钟内处置完毕,确保重点区域单车问题能够快速反应及整改。此外,在早晚高峰时段(早7:30-9:00、晚17:00-18:30),针对一级重点区域更要提高工作标准,建立定点、定人、定岗固守机制,要求保证单车规范摆放及“0淤积”状态。通过视频监控调度、日常实地巡检,持续对重点保障区域、点位、路段周边共享单车停放秩序、投放数量等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工作人员进行维护,避免车辆淤积等问题产生。

六、工作保障

(一)加强监督考核。加强对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标准,对乱停乱放问题严重、线下运营服务不力、经提醒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运营企业,通过约谈、通报、媒体曝光、记入信用记录、限制投放等方式强化监督管理。落实督办考核。针对重点区域共享单车停放情况对经营企业进行督办,企业需根据《真如镇街道关于进一步加强辖区重点区域共享单车规范管理的实施方案》处理,处置效率及效果纳入考核。结合企业日常运维管理情况、督办落实情况、电子围栏推广情况、重大活动保障情况等对共享单车经营企业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减量份额挂钩。

(二)强化执法力度。加大辖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巡检查频次,采取突击查和日常查相结合、阶段查与动态查相结合等方式,对巡检查中发现的共享单车骑行人乱停放行为予以劝导;对违反本方案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进行约谈,对乱投放、乱停放问题严重、线下运营服务不力、经提醒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运营企业予以责令整改,对未按规定整改的共享单车企业,报请相关部门依法处置,规范其运营。

(三)加强宣传引导。利用“线上+线下”模式,不断加强共享单车文明骑行、文明停放的宣传教育,让“共享单车,更要共享文明”的意识深入人心。通过新闻媒体与政务新媒体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多种形式提升宣传效果,呼吁广大市民群众文明用车、规范停车,共同维护市容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