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梅”来势汹汹,真如这个小区还“闹大水”么?居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 2024年06月28日 )

日前,上海暴雨、雷电“双黄”预警高挂,普陀区真如镇街道曹杨八村第一、二居民区的5000余户居民在新改造好的小区里第一次过了个“悠闲”的梅雨天。

屋外下大雨,屋内闹“大水”

曹杨八村分为一、二小区,建设至今已经超过70年,地处铜川路分流制排水系统末端,设施老化又地势低洼,遇上每小时雨强在35毫米以上的降水,就容易引发积水问题。

以往每逢梅雨季、台风天,小区里都水漫金山,近7成门洞变身“水帘洞”,不少家住底层的居民甚至晚上连觉都睡不好。沙袋堵门、家具抬高,拿着水盆把漫进家里的水一盆盆舀出……居民、居委、物业对这套抢险排水流程早已麻木。

“只要一下雨,就提心吊胆的,一个不注意家里就全是水,”住在一楼的居民反映,楼道墙面上布满了以往积水留下的水渍和霉斑,“门槛越垫越高,但还是防不住”。去年7月21日,上海突降暴雨,小区发生不同程度的积水和雨水倒灌情况,积水较深的居民家中水深甚至达到10多厘米,小区门口积水一度没过小腿肚子,居民们只能蹚着水回家。

曹杨八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钱燕萍介绍称:“接到暴雨警报,我们物业、社工就全员上阵。从下雨开始,挨家挨户帮忙清理门洞积水,根本数不清一晚上要做几户,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的。实在不好住的居民,就只能安排他们去别的片区临时住宿。”

“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去年,曹杨八村第一居民区被列入上海市易积水居民小区防汛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并于去年年底完成了南石一路、南石四路的道路积水改善工程:放宽排水管的管径,把排水能力提升到可防五年一遇大雨的标准。

“小区本身的防汛措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备的,已经形成了一套应急机制。完成周边道路雨水设施和排水沟槽的改造,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居民逢雨‘出行难’问题。”真如镇街道管理办主任刘轶豪表示,为避免挖了填、填了挖的“拉链马路”问题,街道还主动联系燃气公司,在同路段配套完成了老旧燃气管道整改和信息架空线入地工程。

建成后,曹杨八村的防汛能力大幅提升,小区环境面貌也焕然一新。不仅大大减少了南石一路、南石四路道路积水的发生,同时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以防万一,我们这次准备了600包沙袋、30把铲水铁锹、1台动力抽水泵和2台小型抽水泵。”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为应对此次“暴力梅”,小区被划分为6块区域,由保洁、保安及3名抢险队员组成抢险小分队分块包干,并提前在34个易积水门牌摆放沙袋、挡板,“目前小区无积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