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跟着“民声”走!长寿让居民的回家路更安全、更舒心

2024年12月09日 来源: 长寿路街道

叶家宅居民区下辖的广益小区是一个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体量小区,仅设有一条出入通道,它也是居民去往社区活动室的必经之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出入通道逐渐出现破损、开裂等老化现象,期间还经历了燃气管道施工和电力施工的两次路面开挖,路面变得凹凸不平,坑坑洼洼。

小区老年居民多,占比达40%,坑洼的路面为他们的出行埋下安全隐患。若是赶上下雨天,坑洼处极易积水不说,车辆驶过时还会溅起污水,影响着小区颜值和品质的同时,降低着居民在此居住的幸福指数。

久而久之,出入通道修缮便成为居民们所需所急所盼之事。“针对收集到的居民们对出入通道修缮的诉求,我们将不同声音进行了收集和梳理,只有多听民声才能掌握实际情况,找到解决之道。”据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黄勇介绍,为了真正做好出入通道修缮这件民生事,居民区党总支多次组织“三驾马车”进行现场勘察,确认道路损毁程度,并同步开展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民情调研,全方位将修路事宜列入重点工作日程。

如何制定出入通道的维修方案?需要着重哪些修缮细节?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聚合力作用,聚焦党支部、党员、楼组长、居民代表等不同层面开展民情调研,以此制定符合居民需求且切实可行的出入口通道修缮方案:

组织“三驾马车”召开“三位一体”会议,共同协商出入通道修缮细则,同时以党建引领为依托,发动小区各党支部、党员等参加调研、献计献策。

依托“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机制,倾听、收集居民群众对出入通道修缮可能涉及的民生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的意见建议。

楼组长作为居民区畅通民意、化解矛盾的重要社区治理力量,居民区党总支以此为切入口,召开楼组长座谈会,了解民需、民急、民情。

通过“四百”大走访行动,敲开居民家门、倾听居民心声,持续收集居民们的意见和建议,让“民生”跟着“民声”走。

在充分的民意收集、调研走访的基础上,居民区党总支“抓”出了四只主要的修缮“拦路虎”:该出入口通道仅72米长,工程量小、费用低,对其感兴趣的施工单位少;工程费用的承担方存在争议,尚未达成一致;过往的燃气及电力施工因质量问题受诟病,工程质量监管方面存在争议;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薄弱,工程主导单位仍处于“空白”状态。

想要把出入通道修缮这件事办到居民的“心坎”上,并不是件容易事……

道路谁来修?费用谁来出?质量谁监督?牵头谁负责?针对这四个主要问题,居民区党总支多次组织召开了专题协商会议,协同社区管理办、居委班子等多方力量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牵头协调是关键,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党总支的党建引领作用来确保工程能够按照既定的方向和目标推进。”黄勇表示,针对“工程由谁来牵头负责?”这一问题,居民区党总支第一时间接过该“担子”,全面负责工程的协调、对接、推进等工作。居民区党总支通过“三方比价”招标施工单位、现场与其核对工作量及具体费用,成功解决了“道路谁来修?”这一“拦路虎”,同时,施工单位向居民区党总支做出五年质保承诺。

经过多方力量的充分讨论和协商,出入通道修缮工程得到了社区管理办的支持与指导,其所需的费用将归入街道零星项目打包预算中。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居民区党总支组织经验丰富的居委班子成员、社区“达人”等成立了监督小组,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进与监督,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在党建引领下,出入道路修缮工程顺利启动,并于今年中旬完工。如今的小区出入通道焕然一新,原本坑洼、斑驳的路面变得平坦整洁,深受居民好评。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