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信息列表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全区唯一!长征入选第七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2025年01月24日 来源: 普陀长征1月22日,第七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发布暨研讨会召开。本届案例征集活动在中共上海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指导下,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组织开展。活动旨在激励基层更加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推动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潘轶(左五)上台领奖
长征镇《党建引领“街委会”模式下的街区善治》案例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评审,入选第七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佳案例。
现在让我们一起
走进这个街区
↓↓↓
长征镇第一网格祥和街区集中了百联中环购物广场、麦德龙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密度商业街区,紧邻居民区,具有较高消费活力。该区域有700多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近6000名从业人士。基于以上基础条件,长征镇重点选取了祥和街区作为试验样板,集中全镇优势资源力量,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攻克“对象在哪里、组织怎么建、力量怎么配”三大核心难题;坚持效果导向,同步带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基层治理水平,增强全镇新兴领域群体对党的各项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成为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和建设多彩长征的坚实力量,以党建工作引领基层治理质效提升,切实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成功为全市推开此项工作提供了“长征经验”和“祥和案例”。
一、坚持结果导向 在高效服务中凝聚人心
强合作,铁脚板,精准摸实需求清单。深化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合作,启动《“两企三新”党建视域下党群服务阵地研究》课题。祥和街区作为前沿阵地,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全面了解区域内经营主体状况及需求(完成1529份问卷)。问卷设计聚焦于“政治引领、加强治理、为民服务、凝聚力量”四大核心功能,分别对应党建需求、参与共治需求、公共服务需求以及企业/社会资源供给,确保实现精准施策。
重实效,大数据,高效构建服务矩阵。问卷调查注重挖掘新兴领域实际需求与党建工作的结合点,综合运用量化指标,为不同需求群体进行精准画像,并构建相应的需求矩阵。例如,通过问卷数据的量化分析,可以发现祥和街区新兴领域群体和周边社区居民普遍关注的环境改善、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等问题;而通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访谈和观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居民对于这些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关切和需求。
二、建强阵地支撑 在凝聚智慧中长效运转
共商共议,汇聚多方资源。以阵地为依托,积极引入镇职能科室、区域化单位、社会团体等优势资源,高效落地转化为服务活动。依靠人大、政协、群团等条线资源,祥和综合网格党群服务中心引入了人大工作站、普工英驿站、青年中心等功能,为阵地融合赋能,帮助社区居民、街区商户进行事务处理,提供协商议事、资源对接平台,建立街社联系纽带。中心还设有解纷中心,通过引入“三所”力量,调解社区、街区纠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倾心服务,打造共享家园。街委会日常议事在阵地常态化开展,建立项目公示制度,将集聚的资源转化为服务活动。有效实现社区“四百”大走访服务、议事协调机制,不断延伸社区治理的触角,引导沿街商铺积极参与街区、社区自治共治,逐步实现社区治理与“两企三新”工作的“双向奔赴”。如:发动链家、中国移动等街区商户参与社区防汛防台;开展便民集市活动,吸引街区优质商户发挥特长,走进社区集中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引导“小个专”积极参与文明城区建设等等。
三、强化街社联动 在双向奔赴中共享发展
“畅享联盟”提振社区消费活力。在“党支部+街委会”双轮驱动机制下,祥和街区积极动员党员商户,通过“党员引领骨干、骨干带动群众”的工作机制,使党员商户成为街委会的重要支撑力量。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超过40家成员单位加入街委会的治理行列,共同推进街区、社区的共建共治。在党员商户引领下,街区自发成立“祥和畅享联盟”,推出“祥和畅享一卡通”,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特享折扣,带来实惠。
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开展和问题的有效解决,居民与商户、街区与社区之间的情感纽带日益牢固。未来,祥和街区将继续深化探索“街委会”模式下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新路径,不断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