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域包含检索按钮,请按tab键切换遍历

请用手机扫描下面二维码

欢迎关注“上海普陀法律援助”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shptfy

法援资讯 更多>>

正文信息列表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以案释法|网购“迷药”触法网,毒不可碰 2023年07月07日

近年来,“跳跳糖”“听话水”“邮票”等各种新型毒品藏在眼花缭乱的各种包装背后蚕食着人民的健康安全。更有甚者,在网络上大张旗鼓售卖号称“迷药之王”的三唑仑。其可溶于各种饮料,催眠麻醉效果是普通安定的几十甚至上百倍,过量使用还会导致死亡。

近日,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宾馆厨师购买“迷药”三唑仑的走私毒品案件。

一、案情简介

2023年1月18日,在某宾馆担任厨师的被告人杨某通过网络向他人购买三唑仑,双方约定以邮寄的方式将三唑仑从境外寄至中国境内。同年2月1日,杨某在工作地签收从日本邮寄的快递包裹时被民警抓获,民警从快递包裹中查获9粒蓝色药片。经称重及检验,上述9粒蓝色药片净重0.87克,从中检出三唑仑成分。

杨某作案时不满二十岁,初入职场精神生活比较空虚,在网上浏览时看到类似“迷药”的信息就点进去加入群聊。为了验证“迷药”的药效其还在此次犯罪前先行购买了2粒三唑仑亲自尝试,发现“药效”不错,于是决定继续购买。他坦言购买“迷药”是为了迷奸他人,但购买时尚未想好具体的作案对象,因此同事以及住店旅客都有可能是其犯罪目标。

二、法院审理

三唑仑是一种新型的本二氮卓类药物,具有催眠、镇静、抗焦虑和松肌作用,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依赖。因这种药品的催眠、麻醉效果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能够让人产生头晕、头痛、倦睡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能够发生恶心、呕吐、头昏眼花,服用的人会语言模糊、动作失调、精神错乱。如果药量过大,很容易致人死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的行为。行为人出于非法用途,以贩卖为目的非法购买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应当认定为贩卖毒品罪既遂。

杨某从境外购买毒品并寄递入境的行为已构成走私毒品罪。杨某到案后自愿认罪认罚,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从轻处罚。最后判处杨某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三、法官提醒

远离毒品,从提高警惕,仔细甄别开始。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毒品多数为罂粟加工而成的半成品,主要包括海洛因、鸦片、吗啡、可卡因、大麻等,形式多呈粉末状或药片状。经过多年禁毒宣传,人们对传统毒品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强。而新型毒品则相反,其大多为人工合成的化学致幻类药物,会让人产生兴奋的感觉。且包装形式相比传统毒品更隐匿,不易被识别,如“跳跳糖”“开心水”“听话水”等,常带有噱头的名字和易于掺杂在饮食中的手法,让人防不胜防且危害巨大。更可怕的是,这些新型毒品甚至在电商平台或社交软件就能搜索购买。

因此,禁毒,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更需要社会的全方位携手防范,编织严密的禁毒法网。

首先 ,必须提高禁毒安全意识。我们在充分提高毒品辨识能力的同时,更要在公共场所,尤其娱乐场所等容易接触到毒品的地方提高警惕,不要随意食用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帮陌生人托运可能含有毒品的物品。

其次 ,相关公共服务场所应加强内部人员的有关资质审查与管理。尤其对涉及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相关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并严格规范公司内部的巡查制度,定期对于工作人员进行考核监督,对于工作检查中发现存在疏漏的工作人员及时提醒、批评教育。

最后 ,文明绿色上网。不要出于猎奇心理浏览不良网页,主动屏蔽网络不良信息,从根源上避免受不良信息干扰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