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免费旅游还给你送东西?哪有这种好事,都是骗子的花招

2023年06月29日 来源: 甘泉路街道

免费旅游,低价门票,内部通道快捷办理签证……暑期旅游旺季即将到来,许多家长计划趁暑假带上孩子和家里的长辈出去走走,看看美景。不过,在憧憬美好旅途的同时要多加留心,骗子也会盯上“暑期档”,发出各种极其诱惑的信息扰乱大家的判断力。套路千万条,切记不轻信不转账。

近日,60多岁的文大叔(化名)来到某银行准备把两个月前存的7万元定期存款取出来,这引起了银行前台主管郑女士的注意。因为文大叔是该银行的老客户,郑女士对他的家庭条件相对了解,出于职业原因,郑女士和文大叔聊了起来,询问他为什么突然着急取钱,是家里突然出了什么事情吗?

文大叔告诉她,自己在几个月前通过朋友介绍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可以低价去宁波周边地区旅游,还有当地土特产送。让文大叔更加心动的是,这个旅游公司还派工作人员加了他的微信,天天对他嘘寒问暖。

过了一段时间后,这名工作人员给文大叔推荐了一个旅游投资项目,声称只要投资一万元,每月可以享受返利,还可以免费旅游。文大叔没有多想,立马就投了一万元的资金,果然,一个月后他的账户多了3000元的返利,这让他尝到了甜头。

对方“趁热打铁”,向文大叔推销称追加投资返利更高,就能把前一次本金取出来。于是,文大叔来到银行打算取出7万元定期存款,全部投到这个旅游项目。

听到这里,郑女士立马告诉文大叔,这是一场骗局,并把相关诈骗案例仔细分析给文大叔听。文大叔总算醒悟过来,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劝阻下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除了抓住老年人喜欢报团参加周边游、一日游的心理,骗子还会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代办签证”、“购票优惠” 等吸引眼球的信息实施诈骗,下面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旅游诈骗手法:

境外旅游代办签证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购买“置顶”广告博得流量,在内容上标示“官方机构名称、使馆标志”等虚假信息引诱被害人上钩。营造亲密“关系”骗取信任,不法分子声称与使馆关系密切,有内部通道,可以少交签证材料来便捷快速办理签证,致使被害人信以为真。

境内旅游优惠购票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冒仿航空公司、旅游网站,发布低价打折营销消息,诱使被害人拨打网上预留的电话,随后以内部渠道,名额有限等话术,要求通过网银转账或者ATM机汇款方式支付费用,一旦被害人汇款后,又巧立保证金等名目收取费用。

利用平台退赔政策类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各类平台退赔政策漏洞实施诈骗牟利。此类诈骗通常为酒店、民宿工作人员,利用自身职务之便,以个人权限账号提交订单预定客房,随后通过登陆酒店、民宿后台账号或串通平台,利用后台管理账号将先前成功预定的酒店房源下架,造成用户线上预定成功,线下无房入住的假象,最后通过个人账号,以“到店无房、前台不接待”等发起退款,要求平台“退一赔一”,从而谋取利益。

传统冒充客服类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被害人个人信息,通过电话或短信信息,假冒订票平台客服,号称飞机、列车出现故障需退改签,随后留下联系方式,诱使被害人添加微信等聊天工具,进而实施诈骗。

普小安提示您:

不法分子一般都是利用受害人不熟悉签证所需材料和办证流程以及急于出国的心理进行诈骗,使受害人一不小心就落入骗子的圈套。通常情况下,号称“100%签证”“有特殊关系”等,就需要谨慎。办理各类签证要选择正规的、具有合法资质及良好信誉的代理机构,切勿轻信所谓的快捷办理途径。

在收到类似“航班取消、航班变动、机票退签改签、发票行程单”等内容的短信时,应通过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官方网站等多方正规渠道进行核实确认,不要盲目轻信来路不明的信息,更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陌生号码按照对方的要求转账。网络购票时要注意保护隐私,切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银行卡的卡号、有效期、余额等相关信息。

门票购买建议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景区售票处等正规途径操作;如果进行二手票务类交易,请选择要求实名认证并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网站,或者同城线下进行交易。交易时,尽可能依托专业平台进行支付,切勿直接转账到对方提供的账号,更不要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支付。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