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
单位名称 区绿化市容局

曹村源园

曹村“源·园”,位于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兰溪路,毗邻枣阳路、

花溪路,总面积为 1215 平方米。作为普陀区景观提升改造工程·街

心花园系列之一,源·园紧紧围绕“源”的主题:一方面为寻根溯源,

找寻曹杨源头之意;另一方面取之谐音“圆”,蕴意团圆、圆满。绿

地建设关注场地苗木梳理、人文氛围营造,以微空间打造一步一景的

优美体验;以缓坡解决原有场地高差,营造移步换景的人性化花园。

同时新增景观凉架、水体,丰富绿地的观赏效果。绿地于 2018 年 4

月进行改造,同年 10 月对市民开放。

交通线路:94 路、858 路、876 路、44 路

公园开闭园时间:24 小时曹杨公园

曹杨公园位于普陀区枫桥路 50 号,东临梅岭北路,南临曹杨四

村,西侧以风景环浜为界,占地 22600 平方米。

地境原系界浜和虬江的河汊地。按曹杨新村总体规划于 1952 年

开始征地。1953 年以一座小型私人苗圃为中心,在建造曹杨新村一

村时同步筹建公园。1954 年 5 月落成开放,以曹杨新村名命名。曹

杨公园以南北草坪及水池为主形成三个景区,进入正门是北草坪,西

侧是一片悬铃木林荫,长廊四周花灌木成片,夏季绿荫蔽日,是游人

纳凉、奕棋、谈笑之佳处。南草坪占地 2000 余平方米,绿草如茵,

视域辽阔。东北侧琉璃瓦六角亭掩没在树丛中,颇为幽静。东南侧是

大型紫藤廊架,如今已成为唯一保留下来的建园初期建筑小品。粗壮

的紫藤盘根错节,枝叶生长茂盛,浑厚质朴。

2006 年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2018 年通过改造,增设休憩场所,

提升服务设施,完善公园游览体系。同时沟通了园内水池与曹杨环浜水系丰富了水景效果,同年创建成上海市“三星级公园”。

交通线路:63 路、94 路、44 路、轨交 11 号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

丹巴公园丹巴公园地处普陀区丹巴路 669 号,东面为丹巴路,南到同普路,

西靠木渎港河,北面为金沙江路。公园总面积为 26591 平方米。公园

所在地原为上海住总新型材料公司,2012 年结合长风生态商务区建

设,此地块划归普陀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管理。为配合周边住宅

区建设,2013 年国资公司将此地块建设成社区公共绿地,并于 2016

年委托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进行养护管理。2017 年根据市绿容

局“十三五”规划要求,普陀区绿容局将此绿地纳入公园管理范围,并命

名为丹巴公园。

该公园设计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城市休闲为主导,通过自

然与规则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使宝贵的土地资源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生

态效益。规划以规则式布局向河道方向逐渐过渡至自然式的设计手法,

形成“一轴三区多景点”的空间格局。分别是“林荫大道轴”、“大

草坪区”、“滨河漫步区”、“林中休憩区”4 个区域。用现代设计

手法将人们的活动引入绿地中,既满足了绿量,又为市民健身、休闲、

增进健康提供了非常好的场所。并且强调植物造景,种植了榉树、银

杏等色叶木,使绿地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丰富多彩的景观面貌,

塑造出各种不同开放程度的活动空间,达到休闲与商务的结合、休闲

与绿色的结合。同时园内建有欧式亭廊,为人们的休憩休闲、商务交

往、文化教育创造优美自然的景观环境。

交通:轨交 13 号、、551、765、67 等

开放时间:全天 24 小时免费开放甘泉公园

甘泉公园为“九五”期间规划的甘泉居住区配套公园。由市、区

两级政府部门联合投资,一九九七年被列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实事项目,

位于普陀区东部,东起志丹路,西至西乡路,北靠平利路,南临新村

路,占地 31600 平方米,绿地面积 25400 平方米,水体面积 2300 平

方米。甘泉公园是一个利用高压输电走廊下的空间建起来的公园,由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设计,普陀区园林管理所组织施工,1997 年 7 月

动工兴建,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通过各方努力,于 1997 年

12 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2002 年免费开放。

公园规划以保健功能为主要特色,运用生态园林观点,以植物造

景为主,形成湖光山色,同时为老人、儿童的活动留有更多的空间,

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集运动、保健、游憩、娱乐为一体的现代自然山

水公园,与邻近的甘泉苑居住区相映成辉。

公园设东、西两个出入口,并按照功能将公园分成六个部分:主景区、怡心小筑、开心天地、天乐共舞、林泉秋色、百步绿廊。六个

部分既分又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公园北部约 1300 平方米土地处

于高压线影响之下,由于高压线对人体会产生不利,公园在规划设计

上将这一区域简单处理成一个快速通过的绿色游步道,在控制高度的

造型土坡上遍植低矮树木,形成公园北部边界的屏障。

公园植有对人体有益的香樟、银杏、悬铃木、合欢、竹、桂花、

红叶李、海棠、杜鹃等 120 多种品种。公园地形模拟自然生态,呈环

抱之势,创造了优良的小气候环境,是一座着意人与自然和谐,集运

动、保健、游憩为一体的自然山水公园。

2002 年公园成功创建上海市“七不”文明公园。2003 年创建成

上海市 “三星级公园”。2005 年公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

交通线路:510 路、78 路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管弄公园

管弄公园地处普陀区的东北角,南临管弄路,北与沪宁铁路相邻,

面积 12500 平方米,绿地面积 6060 平方米,水体面积 170 平方米。

公园原址是农田村舍。1984 年开始在此地建设管弄新村住宅小

区,管弄公园是这个住宅小区的配套公园。公园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程贤慧、郑松勤负责总体规划和绿化设计,由普陀区园林管理所组织

施工,1989 年 11 月动工兴建,1991 年 5 月 1 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

公园以管弄新村名命名。1994 年免费开放。

一进公园大门,一块 60 平方米的花坛内,群花盛开,五彩缤纷。

主干道左侧一方水池,临池是一座二层茶室和小卖部,游人可在此品

茶、观景。一座钢筋混凝土曲桥以铁链为扶栏,宽 1.2 米,长 10 米,

横跨在水池上,连接了园路和茶室;水池不大,池水却清澈透明,池

内莲花吐艳,配上蘑菇喷泉和彩色照明灯光,使整个景观活跃生动。

过花坛向内是悬铃木大道,两边还有生长多年的紫藤棚架,四月初,淡紫色的紫藤花挂满棚架,蜂飞碟舞。沿着花坛向东,曲径小路,挺

拔秀丽的雪松、广玉兰,千姿百态的合欢、罗汉松、艳红的枫叶、红

叶李,并有红天竺、金丝桃作衬托,枝柔花艳,娇人可爱;幽径深处,

突然一片嫩绿柔软的草坪拥入眼帘,使人豁然开朗,月季花、木瓜海

棠、雪松、杜鹃、瓜子黄杨球环布四周,色彩分明。

园北土丘有一组造型别致的组合亭名曰“谐趣亭”,西亭方形,9

平方米,北亭长方形,12 平方米,都为红平瓦攒尖顶,但北亭只有

两根 0.75 米宽,0.3 米厚的柱子支撑亭顶,二柱之间置木凳,造型

别致。亭旁有仿树桩圆凳,四周植有桂花、海棠、紫薇、玫瑰,花开

时节,飘香四溢,沁人肺腑,实为读书、娱乐之佳处。公园的西北是

一片集散地,每天聚集着健身的人们,这里还配有小火车、蹦床、玩

具钓鱼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供孩子们游玩。园北沿沪宁铁路围墙种植

了珊瑚绿篱、水杉、池杉、蚊母等树木,其它空地多植鸢尾、石菖蒲、

麦冬、石蒜、葱兰等地被植物。园被土丘植高大乔木。园路旁为常绿

树和花境。茶室屋顶和墙体上长满爬山虎和蔷薇花。2004 年 9 月,

公园对进门悬铃木大道西侧树坛进行改造,新建一座攒尖顶六角亭,

亭内设美人靠坐椅,方便了游客休憩避雨,同时在树坛铺设彩砖,既

保护树木又方便游客锻炼。公园现有树种 70 余种,园内环境优雅,

意情浓郁,景色秀丽,是市民理想的休憩活动场所。

管弄公园自 1997 年起已连续多年获得了上海市“双优”公园的

光荣称号,2002 年成功创建上海市“七不”文明公园。2005 年被评

为上海市文明公园。2010 年创建成上海市“三星级公园”。

交通线路:846 路、40 路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海棠公园

海棠公园地处真北路武宁路立交桥交叉路口,属于居住区配套公

园,地址为武宁路2650号,总占地面积14900平方米,其中树坛面积

10447平方米。公园1998年6月开工,于1998年12月竣工。2002年改为

免票公园。2003年4月为配合中环线建设而进行动迁,2006年7月进行

恢复调整,于2007年1月重新开园。2002年获得上海市三星级公园称

号。

公园以人为本,运用生态原理和现代园林设计手法造园,采用自

然的流线形布置,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绿化分隔空间。按照功能分为

主入口、中心园、游憩园、自由园和童心园。主入口公园大门退出红

线,留出广场;中心园由名为“叶”的雕塑、花岗岩地坪、月季花坛、

木座椅榉树疏林广场组成,给游人以一个休闲、晨练的好去处;游憩

园为中心园提供辅助休息空间,组合亭、石桌、石椅、木条椅实用又优雅,组成一个供游客休息、打牌的好地方;自由园利用地形、亭子、

绿化障景相结合,以雪松、草坪、点缀紫叶李色叶,浓墨重彩,形成

既有开阔空间,又有园路蜿蜒,步移景换,曲折变化别具一格的景观

效果;童心园由两个不等的圆形组成,以紫藤花架与自由园相分隔,

园内设有造型简洁色彩鲜艳的儿童组合滑梯、跷跷板以及健身器材等

游乐项目,边上的廊架组成休息场地,在儿童游乐的同时,大人们也

能锻炼身体或在紫腾廊架下休息、下棋等。

海棠公园环境优雅、景色怡人、是附近居民休憩、娱乐的理想之

处。公园绿化的特色是与相邻的海棠苑小区为伴,在进行绿化配置时

把海棠作为一个有为突出的特色植物,园内的垂丝海棠、木瓜海棠、

贴梗海棠、倭海棠、紫花海棠、莱芜海棠、西府海棠等丰富的海棠品

种,在春暖花开时节,海棠花盛开,满园春色,犹如人间仙境。是一

座小而精的欣赏海棠美景的特色园林。从行驶在立交桥上的车辆内俯

视公园,只觉层次分明、绿意盎然,是沪宁高速公路入城段上大大改

善了上海西大门形象的一颗绿色明珠。

交通线路:62 路、825 路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建德滨江鱼鸟之恋公园

鱼鸟之恋公园位于普陀区长征镇,南临吴淞江,北接同普路、

泾阳路,面积 12450 平方米。2017 年上半年,区市政部门对吴淞江

堤防进行专项修复,区绿容局经研究后决定对该绿地进行整体改造,

对绿化、景观和功能性进行综合提升,打造特色鲜明、更适合休憩的

公共绿地。

“鱼跃江边、鸟栖林间”----绿地以“鱼鸟之恋”为主题,整个

空间有入口花坛、开敞活动地坪、树阵广场、景观廊架等组成。通过

新增紫薇、海棠、连翘、郁李、八仙花等春夏开花灌木,秋季三角枫、

美国红枫等红色叶植物,打造“春花烂漫秋叶红,夏花缤纷冬常绿”

的景观效果。同时结合防汛通道实施绿道建设,增设多样式座椅、景

观照明等设施,使该绿地更加宜游宜憩。2018 年 1 月,改造后的鱼

鸟之恋公园正式对游客开放。

交通路线:94 路、67 路

开闭园时间:24 小时兰溪青年公园

兰溪青年公园地处普陀区中部曹杨新村商业、文化中心,位于兰

溪路东、普陀区中心医院南、花溪路西、曹杨一村北,曹杨环浜横贯

园南部。公园正门在兰溪路 152 号,占地 13158 平方米。

地境原系虬江北岸的坡地农田,解放后曾因兴建普陀医院征用,

后由于种种原因被荒废。

1957 年团区委发动青年义务劳动,开垦废墟,

栽植桃、梨、苹果、葡萄等果树,并挖池养鱼,建立“共青果园”。

1958 年果园划归区绿化办公室管理,改为以培育树苗为主,并于 1965

年前后更名为“普陀区共青苗圃”。1980 年划出北面 1666.5 平方米土

地给普陀区中心医院,缩小了面积。1981 年普陀区人民政府规划建设

曹杨新村环浜绿化风景带时,此地作为环浜三大景区之一开始筹辟公

园,1982 年由市园林管理局设计室程贤慧负责总体规划和绿化设计,

1983 年初开始兴建,经两年施工,于 1984 年 5 月 1 日正式建成开放。

在公园建造期间,历年植树节均有上海市领导前来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1983 年有市政协主席张承宗同志带领政协老同志在浜南栽植棕榈数十株,1984 年植树节市府领导又来参加了义务植树劳动。公园名因兰

溪路及共青果园而命名为“兰溪青年公园”。1986 年对公园进行首次

改造,将曹杨新村环浜南岸 1000 余平方米的绿地划入公园,建造了

南围墙、园路、石拱桥和水榭,并调整了园艺布局。98 年进行了退园

透绿的改造工程,辟建了外广场,新建了大门和其它设施,增加了欧

式风味的小品,为街头行人创造了临时休息的环境,也使得公园大门

口更显整洁、气派。

1986 年为配合环浜风景点调整,充实公园景观,将浜南绿地划为

公园内景,新建石拱桥“桂香桥”一座,“兰溪登舟”水榭景点。在

大片层次错落有致的棕榈林映衬下,水榭、船坞、曲桥组成了曲径通

幽,步移景异的新景观。

公园内现尚有一个较有价值的点:存留在园内的一个国家一级水

准点标志石,该石立于 1923 年编号为 157 号,此石历经沧桑,虽已

废弃不用,但作为本市早期测量标志,仍不失为近代测量史的实证。

公园原为苗圃用地,土质较好,有树种近 79 种 2400 余株。园内

绿化布局和谐统一,沿浜两边藤本植物悬垂,垂柳倒影浜中,环境幽

雅。雕塑、蘑菇亭、隔景花墙布局有致,再加上圆形花坛、广场、环

浜,别具风味。

兰溪公园 1996 年被评为上海市“双优公园”,2000 年成功创建成

上海市“七不”文明公园,2001 年获区级第二届窗口形象工程建设“四

星级窗口”称号。2005 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2012 年创建成上

海市“二星级公园”,2018 年晋升为“三星级公园”。2004 年 3 月 1

日免费开放。

交通线路:63 路、858 路、94 路、44 路等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梅川公园

梅川公园作为梅川小区的配套公园,初定名“真西南公园”,被

列为 1999 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实事项目,共投资 380 万元。公园位

于普陀区的西部,沪宁高速公路入城段南侧,朝阳河东侧,武宁路

2361 号,为一长条形绿带,占地 11300 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 8840

平方米,是贯彻一个街镇一座公园的民心工程,是一座集街景绿地与

居住小区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2002 年 9 月 28 日,普陀区长征镇与区绿化局共创“七不”文明

公园、绿地揭牌仪式在梅川公园举行。2005 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

园。2009 年创建成上海市“二星级公园”,2012 年晋升为上海市“三

星级公园”。

公园体现“以人为本,以绿为主”的主题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采用植物造景的手法,使用五十余种植物,组合成以多层

林冠特征的乔木为骨架,以梅为主题树种的绿化景观。其中梅的品种

有腊梅、花梅、白绢梅、珍珠梅、垂枝梅、茶梅、榆叶梅、杨梅、金缕梅等,从严冬到早春到初夏,花开不绝,雅俗共赏。在长条状的公

园布局中,以草坪与疏林广场为两大游憩空间.

公园于 2003 年通过增加梅花和相关植物的品种与数量、创造良

好的梅花生长环境、标明梅花分类和品系等手段来突出主题。公园现

栽植的直枝类梅花有:江梅型、宫粉型、玉蝶型、朱砂型、绿萼型等,

垂枝类梅花有:单粉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红垂枝型等。

交通线路:62 路、766 路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梦栖园

梦栖园位于普陀区金沙江路泸定路西北角,北临桃浦河,南靠

金沙江路,东邻规划泸定路桥,西边是无名小路,面积 7258.4 平方

米。此地块原为建材市场,普陀区根据中央有关河道整治精神,于

2016 年上半年对此河道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同时结合街镇无违建创

建要求,将建材市场拆除,由区绿容局负责将此地块改建成绿地,新

建景观凉亭,沿河建设步道,增加景观效果,为周边市民增添了一块

休憩娱乐的公共绿地。2018 年 6 月,新建的绿地正式对游客开放。

交通线路:94 路、765 路、轨交 13 号

开闭园时间:24 小时梦清园

梦清园位于苏州河南部,宜昌路以北,昌化路以西,江宁路桥东

侧,三面临水,占地 8.6 公顷,2003 年 3 月启动,2004 年 7 月建成

开园。梦清园产权性质是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公园,现

由麾下的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管理,梦清园运营、管理、

养护等费用全部由企业自负盈亏。主管单位为上海梦清园林管理有限

公司(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单位),绿化养护单位

为上海新园林实业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下属园林集团的下属单

位)。

梦清园是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中集园林绿化、科普教育场馆、水

体生物净化等内容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设项目,也是上海建成的首个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净化污染河水的活水公园,集中体现了上海“以

人为本”建设生态城市的科学发展观,表达了上海人民期待苏州河早

日变清的强烈愿望。

梦清园拥有 84%的绿化率,以亲水性、大绿量为主要特色。园

内草坪面积约 9450 平方米,乔木和灌木面积 54450 平方米。总体布

局采用“一心、一环、两轴线”格局,以科普广场为中心统领全园,

主环路为纽带串联景区,轴线大道携景观、科普展示为一体,使科学、

历史、生态在“梦清园”中融会贯通,既显西方园林的大气,又有中

国园林的精致,独具 21 世纪新海派园林风格。

梦清园中的苏州河展示中心又称梦清馆,梦清馆由原先的上海啤

酒厂灌装车间改造而成,该建筑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成于

1933 年,厂房融进了邬达克独特的构思,充分体现了其设计风格。

那时的苏州河水清澈甘甜,挪威人便在河畔建造啤酒厂,水源取自苏

州河。在必须把优秀工业老建筑保护利用理念的支撑下,老厂房巧妙

变身为如今的环保科普展馆。3 个楼层、3200 平方米的展厅,主要通

过实物、模型、图片、影视、多媒体互动等诸多手段,呈现了苏州河

厚重的历史,苏州河水治理的千头万绪、艰辛过程、复杂技术及令人

欣喜的成效。

苏州河梦清园段“一江一河”贯通改造方案由普陀区统一规划设

计,并与上海城投集团对接。

2006 年公园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并创建成上海市“三星

级公园”。交通路线:轨交 3 号、4 号、公交 112 路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普陀公园

普陀公园是普陀区最早建成的公园,座落于光复西路 255 号,普

陀区境内轻轨明珠线(原沪杭铁路)以南,光复西路以北,公园总面

积 14000 平方米,是人们游园、休闲、健身和弘杨群众文化的重要场

所。

普陀公园原址为农田、坟地和棚户。1952年11、12月间,市公务

局和市房地产管理局决定在此辟建公园。1953年初动工兴建,1954

年元旦对外开放。公园初开放时免费入园,1960年改为售票入园。公

园初建时,园内是一条挺直的水泥路,两旁植悬铃木。原中央有一片

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草坪,中有一座数十米长的紫藤架。园内有厅、

亭、廊各一,均为竹结构。1974年和1984年,公园先后进行两次较大

规模的整修和改建,新建了六角亭、紫藤棚架曲廊、五曲长廊和宣传画廊架,翻建了路面、铺设了下水道,扩建了淮剧爱好者集聚的茶室,

以砖砌围墙替代了原有的竹篱围墙,同时对绿化种植也作了相应的调

整充实。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顶五曲长廊配以枣红色磨石地坪、长凳,

廊前堆湖石小假山,周围植银杏、梧桐、香樟、月桂、雪松,与其他

建筑小品一起发挥了赏景、遮风避雨的功能。公园曾于1991年因上海

市合流污水工程施工关闭四年,拆除了园内的竹厅、竹亭和茶室。1994

年12月对该园进行了改建后重新对外开放,扩大了绿化面积,健身园。

1994年起公园改为免费入园。1998年公园被评为上海市“达标公园”。

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2006年创建成上海市“三星级公园”。

2002年为配合旧城改造,公园与新湖房产公司进行部分土地调换,同

时对公园进行改造,拆除了游艺设施,在公园东北角堆就土山,搭建

西洋式观景亭,以四季碧绿的宽阔大草坪、清澈灵动的水池为中心配

合从观景亭为源头奔流而下的溪流形成动感中心水景。

公园初建时种植的海棠、枫树、银杏、梧桐、香樟、雪松等历经

近五十年的生长,枝繁叶茂,蔚然成林。园内四周辟建多处花坛,坛

中植杜鹃、红叶李、海棠、罗汉松、龙柏球,并散置数根石笋。坛后

植白玉兰、枫树和香樟为障,四季鲜花盛开,争奇斗艳。利用植物生

长习性,合理配置植物群落,公园内辟有体育局、长寿街道办事处为

附近居民专设的健身区域,三十多件功能齐全的健身器材成为市民游

客喜爱的活动项目,与卵石小道、公园山体上的登高步道一起构成了

健身锻炼的主题。由此,公园成为建筑小品、锻炼设施与绿化空间和

谐共处、自然美与风格化统一的新型休闲式居住区综合配套公园,是

苏州河畔、明珠线旁的一抹亮丽风。交通线路:36 路、轨道 3 号、4 号、7 号线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清涧公园

清涧公园位于金鼎路 650 号,万镇路东、金鼎路北,南侧为清涧

大型景观林带,原址为垃圾堆场和苗圃。公园由上海市普陀区园林设

计室设计,上海陀岭园林雕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建造,于 2004 年 3

月建成开放,成为金鼎路景观道路上大型绿地系统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成后的公园占地面积 19629 平方米。

公园根据地域情况特征,充分体现保健休闲的特色功能,运用生

态园林观点以藤本植物造景为主,以色叶乔木为骨架,花灌木和宿根

花卉映衬其中,充满了五彩的颜色和四季的花香。创造了人与自然和

谐的,集运动、保健、游憩、观赏为一体的现代自然山水园。运用大

片的色叶树林、花灌木、色叶小灌木和水生植物,以人工自然置景为

内容,巧妙利用起伏的地形和乔木,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缘行车道

可观林景,又可沿池而步越曲桥,充分突出色、野、静、秀的特征和

风貌,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的特点。

公园景观丰富,拥有叠泉、水池、密林、山顶广场等不同观赏效果的区域。

公园充分照顾到了游客游园的各种需要。十分注重文化性,体现科普

宣传特色,引入健康、积极的活动方式,提升所处社区的文化层次。

在水池的南侧有中西合璧的水榭,提供观景和遮风避雨的功能。水池

西侧是亲水平台,将游人的活动与水相结合,迎合人类喜水的天性。

藤本植物专类园内的植物在科普长廊上都有相关知识与照片的注明。

清涧公园内的园林建筑以中西合壁的手法,和谐的色调,营造了极具

野趣特色的建筑形象。观景亭、汀步、石凳、石桌、水榭、小桥、构

架、爬山廊、长廊等为游人提供了远离城市喧嚣的朴野活动空间,而

无障碍厕所、残疾人坡道的设立也照顾到了所有的游客。

2006 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同年创建成上海市“三星级公

园”。

交通线路:827 路、743 路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桃浦公园

桃浦公园位于桃浦西路 1018 号,处于古浪路南侧,桃浦西路东

侧,桃浦河西岸,为南北狭长形地块,总面积 15154 平方米,其中绿

化面积 11669 平方米。公园建成于 2002 年 11 月,并于 2003 年 1 月

免费对外开放。

公园地块原为桃浦河边的一块棚户区。 2002 年结合桃浦河拓宽

治理,桃浦镇对此地块进行动迁,然后委托普陀区绿化管理所将此地

块改造成公共绿地,并进行养护管理。

公园为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风格。在一些园林材料应用和建筑小

品的设置上都体现出古典园林的风韵。公园除主干道材料选用培力砖

外,其余道路地坪均采用青砖或天然石片铺设,园内主要建筑管理房

和公共厕所主要材料也是青砖和青灰色烧制筒瓦。

公园内除有重檐石亭一座外,还有仿竹花架亭和仿竹亭各一座。除此之外,公园内有一卵石镶嵌而成的狭长形水池由南向北贯穿公园

二分之一,在公园东端仿竹花架亭下还有汉白玉碎石块铺底的旱水床

一座。2016 年将狭长形水池改造成花境,增加绿量;仿竹亭改建成

傍水六角木亭。

公园在绿化材料的选择上除种植雪松、华山松、银杏、香樟、女

贞、杜英、罗汉松、垂丝海棠、红叶李、茶花、桂花、紫薇、山麻杆、

八角金盘、杜鹃等树种外,还特别引种了花桃、果桃、红叶桃、垂枝

桃等桃树品种和毛竹、刚竹、苦竹、紫竹、慈孝竹、凤尾竹等 12 种

竹类植物。

桃浦公园的建成,不仅为桃浦河增添了绿色,也为周边居民提供

了一个休息活动的场所。

2016 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2018 年创建成上海市“三星级

公园”。

交通线路:724 路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万泉花园

万泉花园位于富平路万泉路西北角,南临富平路,西接万泉路,

东面、北面和居住小区接壤,面积约 4000 平方米。设计定位为高品

质的社区口袋公园。花园以景观湖为主景,通过木栈道连接景观亭、

园路、湖心岛、观景平台等元素,形成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别致景

色。植物配置体现“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要求,乔灌草合

理搭配,一年四季皆有花有景可赏,入口处的花境小景更凸显了花园

的精致,让市民游客有更多交流互动的场地,视野更为开阔,收获不

同的绿地体验感。万泉花园于 2019 年 9 月建成开放。

交通:766、859、937、轨交 15 号

开放时间:24 小时未来岛公园

未来岛公园初定名“真北公园”,地处真江北路南侧、祁连山路

与绥德路交界处,居于上海西大堂普陀区桃浦镇未来岛物流高新技术

园区这片蒸蒸日上的投资热土的中心。南侧是大型居住区—阳光威尼

斯。公园总建地面积为 27000 平方米,公园 2002 年改为免票公园。

公园是 2000 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一,由桃浦镇根据上海市城

市规划管理局和上海市园林管理局文件提供土地,由普陀区园林所负

责建设,普陀区园林设计室设计,上海陀岭园林雕塑工程有限公司施

工,在边拆除原有占地建筑边施工的情况下仅用时两个多月于 2000

年 12 月底建成开放,创造了绿化建设史上不曾有过的记录。

未来岛公园被南何支线高架铁路和一条原有的经驳石、清淤改造

的俞店铺河由东向西平行分割成三部分,是一座经典西洋式风格的园

林,其建筑、围墙颇具艺术特色。公园地形为自然坡式为主,与广场、

台阶相结合,以组合式多层林冠特征的乔木为骨架,选用了乡土和抗污染性强的榉树、女贞、棕榈、水杉以及广玉兰、雪松等树木为主体

树种,常绿、落叶乔木比为 2:3。植物新品种多是公园的主要特色,

叶正面绿色、叶背为银白色的银木;夏天是绿叶,而初春、深秋是桔

黄色叶的金山绣线菊小灌木;叶子油亮,冬天不落,娇小玲珑的亮叶

蜡梅等 20 多种植物在公园内争奇斗艳,公园还引种了大叶樟、银木、

金合欢、湖北算盘子等一些新品种树木。走进未来岛公园,犹如走进

一座新奇展览馆。公园对于园内架空铁路下方的植物选择则是经过了

与上海铁路局共同缜密协商决定的。园内共有各种树木 56 种,约

27000 株。

未来岛公园的建成,改善了桃浦地区的环境面貌,对未来岛物流

高新技术园区的招商引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周边居民

健身和休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成为桃浦镇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

2008 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2018 年创建成上海市“三星级

公园”。

交通线路: 838 路

开放时间:4 月 1 日——6 月 30 日为 5:00---18:00

7 月 1 日——9 月 30 日为 5:00—19:00

10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18:00祥和公园

祥和公园位于真光路西侧,南边及西边与居民区为界,北侧靠近

梅川路步行街,总面积为 3 公顷,公园入口在真光路上。公园始建于

2001 年 3 月,完成于 2001 年 10 月,2005 年 2 月对社会开放,免费

入园。

公园是周边祥和家园的配套设施,由申豪房产有限公司建造。公

园建筑风格采用英国园林手法,该园以南北草坪及阶梯式观光平台为

主。南草坪在正门进门处,草坪外围有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园路,路边

种植高大的庭荫树。园中是一座阶梯式观光平台,上边竖立着房产公

司的标志建筑。北草坪地布置风格与南草坪的绿化布置一样。在主题

绿化的周边点缀着曲桥、小河以及遍植的花灌木。

祥和公园的建成,改善了真光地区的环境面貌,填补没有大型绿

地的空白,为周边居民健身和休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成为长征镇又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

2018 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同年创建成上海市“三星级公

园”。

交通线路:837 路、长征 1 路、948 路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宜川公园

宜川公园原址是有 200 多年历史的花农聚居的赵家花园的一部

分,该处传统种植各种花木,尤其于月季、蜡梅和切花闻名全市。公

园地处普陀区东部,位于宜川路、洛川路交汇处,占地 18800 平方米,

水体面积 2333 平方米,绿地面积 9040 平方米。是一个相对游客量非

常高的居住区配套公园。宜川公园是一个综合性游憩活动公园,园内

以绿化为主,保留了原赵家花园擅长培育月季、桂花、蜡梅的传统特

色,园西以月季为主,园东以蜡梅、桂花为主,并大量种植银杏、棕

榈、罗汉松、栀子花、雪松、香樟、夹竹桃、垂柳、红枫、合欢、红

叶李、金钟花、木槿等 100 余种常绿、落叶乔木和其它灌木。公园利

用园中央原有沟浜和地势低洼处开掘中心水池,建有亭廊、茶室等服

务设施。进公园集散广场迎面为汉白玉“百花仙子”雕塑,仙子躺卧

在梅花形的花坛四季盛开的鲜花丛中,洁白而美丽,婀娜而多姿,象

征赵家花园众多花女聚合之精华。雕塑前面为一半圆形花坛,种植四

季草花。园湖位于园中央,呈弧形,湖南有“迎雀山”,山体三面临水,由 700 吨太湖石叠成,高 7 米,山顶砌成虎头状,瀑布沿虎口状

山洞涌出汇入湖中。1996 年因游客量大量增加造成活动面积日渐局

促而拆除了迎雀山。2002 年宜川公园创建成上海市“七不”文明公

园。2007 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公园。2018 年创建成上海市“三星级

公园”。

交通线路:510 路、40 路、47 路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0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枣阳公园

枣阳公园位于普陀区枣阳路 226 号,杨柳青路以东,枣阳路以南,

万都花园以北,占地面积 9362 平方米。

地境原为园林管理部门苗圃。后改为绿地。2018 年结合曹杨环

浜整治进行整体改造。改造后的公园增设了休憩场所,提升服务设施,

完善了公园的游览体系,沟通了园内水体与曹杨环浜水系,水质得到

提升,同时增设了跨越曹杨环浜的桥梁,为市民提供了更便利的入园

方式。廊架、亲水平台、入口广场,成为游人休憩、纳凉、观景的极

佳场所。公园于 2018 年 6 月改造完成后对游人开放。

交通线路:94 路、876 路、44 路、858 路’

开闭园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 5:00---21:00

11 月 1 日—3 月 31 日 6:00—20:00长风 2 号绿地公园

长风 2 号绿地公园位于大渡河路光复西路西南角,南临苏州河,

西接中江路,东起大渡河路古北路桥,北至光复西路,面积约 53338

平方米。2007 年建成对市民开放。绿地原址是陈家渡及上海试剂总

厂(部分),2005 年结合苏州河治理、长风生态商务区开发,将试剂

总厂进行搬迁。绿地总体布局为“两轴一点”,以高坡低谷、流动变

换空间组合的绿化布局形态,并以宿根多年生花卉和树林草地为主要

造景元素,体现了现代生态型城市滨河绿地空间的活力与景观色彩。

绿地在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原试剂总厂近 70 米高的烟囱和部分老厂

房。其中烟囱广场成为长风地区标志性景观之一,是举办大型活动的

场所。

交通: 944、551、44、轨交 15 号

开放时间:24 小时长风公园

长风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东起华东师范大学西侧,南

临苏州河,西止于大渡河路,北到怒江路。公园设四门:南门(正门)

在大渡河路为 1 号门,东门在枣阳路为 2 号门,西门在大渡河路云岭

路口为 4 号门,北门在怒江路为 3 号门。公园面积 358666 平方米是

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山水公园、普陀区最大的公园。

长风公园园址原是吴淞江古河道中的西老河河湾地带,1956 年

初市人民政府决定征用这块滩地辟建公园。建园工程由上海市园林管

理处设计科柳绿华负责总体规划,主要建筑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设

计,公园布局模拟自然,因低挖湖,就高叠山,山体坐北朝南,可眺

望宽阔的湖面。水面采取以聚为主、以分为辅的布局,巧妙的保留了

原有的一条“西老河”,它从土山的东南向北再向西折,恰好环绕整

个山体。山体逼真自然,有起伏的山峦和蜿蜒的余脉,隔河的黑松山

向东延伸,与主山西北的余脉有连贯之势,从而增添了园林空间层次,避免了山形轮廓的从众和呆滞。

公园于 1957 年 4 月 4 日动工, 1959 年 10 月 1 日公园正式对外

开放。公园在筹建时名“沪西公园”,在 1959 年建成开放前夕,中共

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取《宋书·宋悫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

浪”之意,将园名改为长风公园,又取毛泽东七律诗《送瘟神》中“天

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诗句,把公园内人工湖命名为“银

锄湖”,大土山命名为“铁臂山”。公园建成后,聂荣臻、刘伯承、陈

毅元帅于 1961 年春、1963 年、1964 年先后来公园垂钓和游览。

由于建园工期的一再压缩且过分强调因陋就简,公园开放时园景

平淡,设施简单,因此开园后数年仍处于边开放边建设的状态。1968

年为铁臂山加土 700 立方米,在银锄湖边筑石头驳岸 3500 米。鉴于

铁臂山水土流失严重,1972 年在山北坡和东坡建造了十层梯田式挡

土墙,1984 年春至 1985 年又投资 24 万元,将大部分山坡驳石。1980

年全园建有 4 亭 2 廊 1 榭。

1982 年至 1988 年新建或改建了 1 廊 9 亭、

露天舞台、露天游泳池、银锄湖酒楼。1984 年和 1990 年又分别建成

雷锋铜像和地下少年先锋队群雕。

公园继承了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借鉴北京颐和园风格和杭州、苏

州园林的造景手法,以湖景为主,山水结合,浩瀚的湖面和 30 米高

的铁臂山为当时市区最大的人工湖和最高的人造山,构成了全园独特

的景观。湖畔山侧,供人休憩的亭、榭、廊古朴轻盈,在湖面烟波中

隐隐绰绰,“铁臂石景”、“银锄碧波”,“青枫绿洲”、“夕阳晚照”,“岁

寒三友”、“迎春池”、“睡莲池”等 20 余处园林景点姿态万千。铁臂

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有 8 条崎岖山径通往顶峰,主路小路纵横交错。

西南环形睡莲池内黄、白、红各色睡莲幽雅的开放。“探月”、“听泉”

两竹亭居于东、西山坡。春季的桃花,夏季的睡莲、秋季的红叶李,冬季的蜡梅季相分明,惹人注目。银锄湖主水体设计采取的是以聚为

主,以分为辅的自然曲折形式。建园时保留园东、园北一条西老河与

大湖贯通,组成一个广阔湖面与河道萦回如带交融的水景,湖中安排

了大小不同和意趣各异的岛屿,睡莲池、荷花池、水禽池、钓鱼池又

如珍珠般散布四周,显得流畅、欢快、活泼而又有生趣。“青枫岛”

广植青枫,一桥连接公园主路,石亭、水榭环境清幽。台湾民主自治

同盟上海市委员会以青枫岛象征台湾,多次在此庆祝中秋佳节。园西

南部的“雷锋铜像”为当时共青团上海市手工业管理局委员会、市红

领巾理事会和“南京路上好八连”筹资建成的。塑像为半身铜质。少

先队员常来此举行队日活动。2002 年有沙田房产出资,上大美院庄

小蔚重新设计,在第三届上海国际花卉节期间改建成墙体状,上面布

置了新中国历代领导人对雷锋同志的题词。“地下少年先锋队群雕”

位于园中央大草坪,由市总工会等 32 家单位赞助,市儿童和少年工

作协调委员会主建。1990 年 5 月 27 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慕华和

市党政领导参加揭幕仪式。雕塑占地 523 平方米,由四堵大理石墙构

成主体部分,上面贴有钢质浮雕。雕塑名有康克清题写。

公园山体、水体、绿地、花坛合理布局,乔木、灌木、地被、草

坪、花卉科学配置。公园苗木兴盛,全园有园林植物 240 种,乔木以

香樟、银杏、广玉兰、雪松、悬铃木、垂柳、水杉、桂花为主,灌木

以月季、杜鹃、海棠、牡丹为主,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季相明显,枝

叶茂盛、季季有花,四季如春,浓荫青翠,山麓广植翠竹苍松,湖心

岛上青枫婀娜,湖畔水边柳叶著水,银杏林、香樟林、棕榈林等植物

造景点,或刚毅豪放,或搔首弄姿。牡丹园、樱花园、杜鹃园、月季

园、玉兰园及季相各异的海棠、桃花、桂花等 200 多种灌木花开不断,

四季飘香,初具生态园林的雏形,游览其中,能充分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感。

公园曾先后成功举办了二届上海·四川自贡艺术灯会,上海市第

五届菊展,1997 年在我园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暨首届

中国花卉交易会。1998 年、2000 年、2002 年、2004 年又先后成功举

办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上海国际花卉节,花团锦簇、

游人如织。2003 年与意大利合作举办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光雕展。

随着公园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也在同步加速,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5 年——2000 年被评为上海绿化先进集体,

1997 年——2000 年获“双优公园”四连冠称号,1997 年、1998 年获

区级文明单位称号,1999 年、2000 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2000

年获得“七不文明单位”称号,2001 年获区建设系统第二届窗口形

象工程建设“三星级窗口”称号,2001 年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

竞赛绿化赛区优秀集体称号。2002 年通过全园职工的努力,成功创

建成为上海市“四星级公园”。2004 年获市级“文明公园”称号。2010

年创建为国家 4A 景区。2012 年创建成上海市“五星级公园”。

2002 年,公园成立了全市首创的“长风公园老年学校”,为老年

朋友的学习、娱乐提供了更规范的服务。1998 年,长风公园被国家

建设部、中国公园协会选为中国百家名园之一。是全国和上海市青少

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交通线路: 94 路、44 路、765、67、轨交 13 号、15 号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1: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3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1:00长寿公园

长寿公园位于上海市长寿路商住街中心地段,东起陕西北路,西

达西康路,南临长寿路,北近澳门路。面积 41100 平方米,绿地面积

27200 平方米,水体面积 5270 平方米。

根据市政府在市中心建设大型公共绿地的要求,长寿绿地的建设

被列为市政府重点实事工程之一。1999 年 9 月开工建设,于 2001 年

1 月 18 日试开放,同年 9 月 28 日正式对外开放。长寿绿地在 2002

年归入公园管理系统,改称长寿公园,为免票公园。

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体,体现生态与植物的多样性,绿化率大于

70%。

公园按结构功能和地形围合,以景生情,可划分为五大主要景区:中央

景区—绿森林,东南景区—水钢琴,东北景区—水森林,西南景区—五

彩林,西北景区—黑森林。

长寿公园是城市风景绿地景观与城市旅游联姻、环境治理与绿色生态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寓人居休憩与城市综合减灾系统为一体,寓科教

于赏景,营造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人与自然和谐的大景观氛围,是市

民游客健康长寿的福地。

2001 年 4 月长寿公园被普陀区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2 年获上海市“三星级公园”称号。2004 年通过局部改造,进一

步完善公园设施,并于当年由“三星级公园”晋升为“四星级公园”,

同时获市级“文明公园”称号。2009 年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示范公园。

2012 年 7 月公园进行全园改造,对公园内绿化及设施进行改建,并

于 2013 年 6 月完成改造工程。

交通线路:63 路、13 路、轨交 13 号、7 号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为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为 5:00—21:30

11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20:00真光公园

真光公园位于普陀区真光路 1865 号,总占地面积为 15200 平方

米。公园原为一座垃圾堆场,高达十余米的垃圾山既有碍观瞻,又严

重影响了周边环境,附近居民怨声载道。为完善真光地区这个规模庞

大的居住区的绿化配套,加快真光地区的开发建设力度,根据上海市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此建造一座公园。该公园有上海中环投资开发

(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设计施工,1999

年 8 月 16 日正式破土动工,于 1999 年 12 月 28 日竣工,顺利地建成

了真光公园。该项目被列为 l999 年市府实事之一。

公园建成同时也创下了两项第一。其一,真光公园成为本市第一

座由垃圾山改造成的城市园林,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治理措

施找到了新技术的突破口;这种经验值得借鉴与进一步推广。其二,

上海中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大胆创新,通过市场运作机制筹

措建设资金,是本市第一家参与公园建造和管理公园的社会企业,这

种企业广泛参与,为实现城市绿地空间建设和管理多元化找到了新的

途径,为社会如何建设管理好公益性项目拓展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真光公园地势起伏有致,最高处绝对标高为 19 米,相对标高 l4米。公园在满足一般性公园游憩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突出山林

的景观氛围,将娱乐性、趣味性、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公园内

绿化采用自然式配置,植物丰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保持适当比例,

树种丰富,绿化率高达 78.8%。公园以香樟、广玉兰、合欢、杜英等

乔木为主,配植以桂花、红叶李、山茶、月季、八角金盘、桃叶珊瑚

等其它树木,以长春藤为主的地被生长旺盛,营造出在四季常绿的基

调上而又显得古朴、迷人的山林景观,同时使公园形成四季有变,层

林尽染的季相景观,从而不仅创造了景色怡人的优美的绿色景观,更

赋予公园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化气息,为真光地区添加了一抹亮丽浓重

的色彩。随着该地区逐渐发展为一个越来越成熟的大型居住区,真光

公园也越来越成为周边居民不可或缺的怡情养性,休憩娱乐的理想去

处。

2018 年创建成上海市“二星级公园”。

交通线路:105、754、743、727 路、轨交 14 号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6 月 30 日为 5:00---18:00

7 月 1 日——9 月 30 日为 5:00—19:00

10 月 1 日——次年 3 月 31 日为 6:00—18:00真如公园

真如公园坐落于普陀区大渡河路 1894 号,东靠桃浦河,西面为

大渡河路,南面为住宅小区,北面与普陀区公安分局为邻。公园总面

积为 26614 平方米。公园前身为 1988 年建成的普陀区真北林带,原

具有蜡梅切花经济林的特色。2007 年,普陀区绿化管理局将该林带

作整修调整,成为对外开放的公共绿地。为满足附近居民的游览、休

憩要求,为游客提供尽可能的服务,2010 年,普陀区绿化和市容管

理局在绿地内增设了门卫、厕所等服务设施,调整了入口区域的布局。

在绿化方面结合绿地的蜡梅特色,引种和繁殖了蜡梅科 8 个种的蜡梅,

颇具特色的有夏季开红花的美国蜡梅等,收集有市民常见的蜡梅品种

50 余种,成为国内蜡梅资源比较集中的一个专类园。

公园通过对蜡梅植株科学的培养和管理,在开花质量和数量上有

了很大提高,形成了冬季以蜡梅为主的冬花主题氛围。公园还通过其它苗木的配置,形成若干景点,提升了整体景观面貌。

交通:轨交 14、15 号、944、551、766 等

开放时间:4 月 1 日—4 月 30 日 5:00—20:00

5 月 1 日—10 月 31 日 5:00—21:00

11 月 1 日—3 月 31 日 6: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