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展示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小白”亮相!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2日来源: 上海普陀
随着城市发展,老百姓对道路清扫保洁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更高要求。日前,普陀区在桃浦镇金昌路试行了全镇首条“人机协同作业”的高标准保洁道路,通过智能无人扫路车的“智慧助力”,一遍实现道路清扫,经测算,保洁人员不变的前提下,效率增加约一倍。
“5只眼睛2张嘴、大肚特能容。”这说的便是此次在金昌路上正式亮相的智能无人扫路车“小白”,全白的车身、酷似三轮车的造型,看起来虽然不太起眼,但桃浦保洁公司副总经理秦金华对记者介绍道,该智能无人扫路车是一辆全能保洁车,他说:“配备中国联通5G网络,5个摄像头、3个雷达分布在车身四周实现主动避障,通过2个40cm的旋转扫帚和喷嘴来实现快速保洁。”
“小白”(工作人员调试中)
值得一提的是,该款智能无人扫路车拥有自动识别红绿灯的“黑科技”赋能。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金昌路金达路丁字路口红灯亮起时,车辆主动停止在安全线内,绿灯亮起时,它便再次前行清扫。
在“小白”向前行进的过程中,道路上的落叶、垃圾被快速收集进“尘桶”。而上街沿区域和花丛的垃圾,则安排了保洁员使用鼓风机将垃圾吹落至车辆扫帚处。在日常保洁阶段,可以实现“一遍吹、一遍扫、一路清”,而通过“人机协同作业”,该路段的环卫工劳动时间大大压缩。
“小白”遇到红绿灯时主动停车
秦金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保洁周期不同,以往金昌路沿线需要安排6至8名保洁员打扫4至6小时,自8月开始,智能无人扫路车被引入金昌路“助力”后,目前桃浦环卫在该路段投放的人力下降到3至4人,他说:“车辆是由中国联通与桃浦保洁公司合作测试,后续我们再将车辆使用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反馈给联通,由他们完善后续的车辆性能升级等事宜。通过资源互换,大大提升了该路段的清扫效率。”
企业节约了资金成本,保洁员的劳动时间也同样大大压缩。桃浦保洁金师傅在采访时对记者感慨说道,“快了,确实快了。原来打扫金昌路全线至少需要4至5小时,现在使用车辆后,基本上1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道路清扫。”
保洁员金师傅和“小白”
之所以选择全长约1500米的金昌路作为桃浦镇首条“人机协同作业”的高标准保洁道路,普陀区环卫中心和桃浦镇做了一系列调研。
区环卫中心副主任丁杰对记者介绍主要有3点考虑,首先该路段于今年纳入普陀区高标准保洁道路(区域)试点“人机协同作业”高标准保洁,主要是该处路段长、路幅宽,可为无人扫路车提供较适合作业环境;此外,该路段西接嘉定区,东连桃浦智创城核心区域,与金昌河绿地无缝衔接,也是为前来休闲健身的市民提供较好的环境;最后,该路段行道树主要为梧桐树,春季梧桐絮多,而接下来的秋季落叶量较大。他描述说:“综合来看,金昌路符合试点相应要求。通过加快清扫速度,可以确保在落叶季阶段居民的‘脚下安全’,为桃浦擦亮城区高颜值。”
“小白”的“大嘴”(吸盘与喷水)
据悉,普陀区目前已在苏州河沿线(中远两湾城段)和半马苏河公园(光复西路段)实行了无人扫路车机械化保洁。金昌路在累积上述路段的清扫经验之下,又做了升级优化,已试点成为普陀区首条高标准“人机协同作业”道路,即通过“人工清扫保洁+机扫+冲洗+洒水降尘组合工艺”对路面进行综合保洁作业,沿线清扫工人采取“接力棒”的作业方法,做到一人一车,无缝衔接,大幅降低人工清扫成本,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与效能。
“小白”的“大肚子”(收集箱)
未来,桃浦环卫也将持续挖掘完成各岗位中的作业潜能,努力将“高标准保洁道路”打造成桃浦镇转型发展中的“新名片”,在桃浦中央绿地和桃浦智创城核心区域试点“人机协同作业”模式,助力打造“美丽新桃浦”。
“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