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织好“三张网”推进退休党员主题教育全覆盖 2023年12月07日

来源: 宣传通讯

普陀区共有60岁以上高龄党员5.6万余名,占党员总数的62%。针对老党员占比较高的实际,普陀区委紧抓离退休干部、社区高龄党员、行动不便党员等群体,织好“学习、宣讲、治理”三张网络,推进退休党员主题教育全覆盖,确保退休党员学习上“不缺课”、理论上“不漏学”、精神上“不掉队”。

织好学习网络,确保退休党员“老有所学”

持续优化学习阵地、丰富学习资源,采取“线上学线下论”“课上讲课下研”等模式,将学习资源送到“掌心”,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贯通。

网格就近学。依托全区2200余个微网格,立足10个社区党校、346个居村(楼宇、园区)党群服务站点,发挥网格长、网格员及各级思政讲师团作用,就近就便为高龄党员学习提供学习资料、组织学习活动。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特大社区依托32个社区微网格党支部,以楼组为单位,组织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支部联组学”活动。

结对上门学。针对年老体弱党员联系难、组织难、活动难的特点,组建由社区工作者、居民区党员骨干、区域化党建单位党员、“第二梯队”年轻党员等组成的“送学上门”小分队,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结对送学、上门讲学,“一对一”或“一对多”传达学习内容和思想精髓。真如镇街道真如西村居民区党总支依托“真如意?靠谱党建联盟”,会同移动通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区域化党建单位,组建“送学小分队”,为辖区内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上主题教育相关书籍,并传达党组织的工作要求,同时为居民解决医疗康养、防止电信诈骗等问题。

掌上灵活学。帮助高龄党员、行动不便党员掌握线上学习工具,通过“学习强国”等在线学习平台,灵活开展自学。依托区委党校、各街镇社区党校,录制线上“微党课”,推动学习及时化、便利化。长征镇开设“‘声’入‘征’学”主题教育学习专栏,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年轻党员录制视频、音频党课,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家学习提供便利。

织好宣讲网络,确保退休党员“老有所教”

发挥退休老党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广泛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和带教引领,以身边榜样故事、典型事迹等作为宣讲和带教内容,让退休党员主题教育覆盖面更广、辐射圈更大。

发挥政治优势。组织区—街镇“两级”普老宣讲团,以居住社区为“传播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推出《普老宣讲菜单》,200多名老同志覆盖全区10个街镇,定期在居民区开展宣讲,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当好理论政策的“传播者”。

发挥威望优势。依托“普老汇”党建品牌,汇聚“普陀五老银发人才库”资源,当好居村干部的“好导师”。“曹杨薪火书记工作室”聚焦居民区瓶颈难题开展“头脑风暴”,为全面提升整个居民区书记及后备队伍能力素质奠定扎实基础;普老宜川关爱团退休处级干部与70后、80后居民区书记开展结对带教,做好“小巷总理”的“引路人”;石泉新青年成长工作室发挥老书记“传帮带”作用,帮助社区年轻社工提升综合素质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区普老关爱团与长征镇社区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结对带教,加强社区青年干部培养。

织好治理网络,推进退休党员“老有所为”

推动机关退休党员到属地报到,助力社区“三位一体”建设,引导退休党员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余热,当好基层治理的“助推器”。

当好社区自治“网格员”。充分挖掘退休党员中的能人达人和热心人,扩大楼组长、业委会成员中党员的占比,成为社区网格建设的中坚力量,如长征镇建德花园居民区业委会成员已实现社区党员占比达100%。

当好社区服务“志愿者”。根据退休党员兴趣特长进行精准分类,为退休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双向引导服务。组建社区舞蹈、摄影、瑜伽等文艺团队,激发社区活力;引领退休党员加入“红色议事厅”“志愿服务岗”等先锋行动,投入政策宣传、走访慰问、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让退休党员活跃在各个角落。

当好社区治理“智囊团”。聚焦加梯换梯、助学就医、楼组建设等社区治理难点,通过设立“建言团”与“监督点”,广泛收集民意,引导退休党员建言献策。上海市教委退休干部陈步君、上海政法学院退休教授汤啸天被属地宜川路街道中远两湾城聘为特大社区“治理顾问”,积极贡献步道管理、楼组党建“五步工作法”等社区治理“金点子”;万里街道社区退休干部徐林被聘为小区同心家园理事会顾问,主动承担起制定“楼组公约”任务,还利用普陀区政协之友社《社情民意》栏目,调研并反映社区群众的呼声诉求,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社区治理。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