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秋日诗意浓 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万里社区分享会举行 2023年12月07日

来源: 解放日报

记者 周楠

“这是耳蜗里绽放的满园春光,是春光里舒展的万里长卷……”悠扬的诗歌朗诵声回荡在万里公园上空,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万里社区专场活动日前在万里公园举行,中外诗人嘉宾与居民们一起,感受诗歌的魅力与深秋的美景。

受邀参加本届国际诗歌节的中外诗人马加里托·奎亚尔(墨西哥)、于格斯·拉布吕斯(法国)、伊昂·德亚科内斯库(罗马尼亚)、杰曼·卓根布鲁斯(比利时)、张如凌(法国)、恩里克·索利纳斯(阿根廷)、弗拉米尼亚·克鲁恰尼(意大利)、李炜(美国)、大流士·托马斯·莱比奥达(波兰)、潘黄(越南)、托尼·莫查玛(肯尼亚),以及中国诗人陈先发、娜夜、沈苇、赵四、安海茵现场朗诵了他们的诗歌作品。

社区诗歌分享活动以“诗风万里书香桃源”为主题。即日起至12月15日,将陆续有四场活动带着诗意走入社区、学校、养老院。作为万里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美学圈的品牌活动,“万里观光”灯光艺术季与“诗风万里”“一座一书”共同营造了万里社区高品位的文化艺术氛围。

“桃源万里”社区持续打造慢行示范体验,而诗歌又让万里的慢生活有了新的延伸。今年,万里将全新升级桃源漫道“一座一诗”“万里诗歌公园”,将诗歌这一深受全年龄段人群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与万里社区的绿意美景相融合,共同提升万里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感受度。

记者 施晨露

前天晚上,第八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在杨浦区蓝蕉·梦工坊落幕。本届诗歌节邀请了国内外20多位有影响力的诗人,非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尼日利亚诗人沃莱·索因卡获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诗歌大奖。

国际性、市民性是诗歌节的两个特点,本届诗歌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交流和文学研讨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的主题研讨会与诗歌朗诵会上,90岁的索因卡朗诵了自己的诗作《无忧宫,拉费里埃城堡,海地》,中外诗人还在思南书局诗歌店与读者见面交流。

在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举行的“我心目中的一本好书”诗歌征集颁奖仪式暨诗歌朗诵会上,获奖者代表和静安区图书馆“声悦读”团队成员朗诵了部分获奖作品,一段段饱含感情的演绎让现场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此次征集活动自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启动,收到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诗歌稿件700余篇。

上海国际诗歌节创办于2016年,八年来成为具有标识度、美誉度的文学活动品牌。以“诗,面对人工智能”为主题,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展现了中国新诗当下的文学高度,并对处于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中,诗歌遭遇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度研讨与展示。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