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破解“停车难”让幸福生活更到“位” 2023年10月09日

来源: 上海普陀

(记者 钱佳莹)

对于超大城市来说,停车难始终是社会治理中的难题。今年以来,普陀区建管委牵头推进“停车难综合整治”民心工程,通过“内部挖潜,外部新建,资源共享,智慧管理”等多种方式,持续优化区域停车资源,让居民幸福生活更到“位”。

1016_092353_829.png

停车精细化治理

“上天入地”,新建停车空间

百联中环购物广场地处沪宁高速和真北路中环线交汇处,是普陀区内一家老牌商场,周边居民区、中小学汇聚,停车位缺口较大。为破解这一难题,区建管委主动跨前思考、积极协调,针对“小面积大密度停车”特点,决定新建智能立体车库。据介绍,该停车库综合了垂直升降停车塔类、巷道堆垛类、平面移动类等各类型车库的优点,新增停车空间的同时更将为车主们带来舒适便捷的停车体验。存车、取车时可通过人脸识别自动完成,大大节省了停车时间。

位于新村路的上海市同济医院内的立体停车库也在加紧建设中。同济医院属于典型的“老院区”,核定床位数1100张,每日进出车辆约在500辆/小时,而现有停车位仅有212个,“停车难”的问题显而易见。经过长时间的可行性论证,区建管委联合区规资局、区城管执法局、甘泉路街道、同济医院等多个单位召开评审会,决定在院区内部东北角处建立地上机械立体停车库。建成后将为院方新增90个停车泊位,部分缓解医院停车难题。

错峰共享,唤醒闲置资源

“没想到还能把车停进机关里,真是为百姓办了件实事。”市民李先生称赞道。原来,聚焦闲置停车资源,区建管委积极协调市、区两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打开大门,将内部停车设施错时对外开放,缓解了不少难题。

一直以来,真如镇街道杨家桥小区、甘泉路街道延长西路与子长路周边老旧小区停车位资源极度紧张,居民抢占车位、违规占停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小区治理和居民生活的“堵点”和“痛点”。区交通管理中心率先拿出了内部10个车位供杨家桥小区居民夜间错峰共享,“工作日的下午6点至第二天7点以及周末,居民可在此停车。”通过中心党支部“一路同行·乐享E停”党建品牌的持续建设,后续还推动市交通建管中心拿出了内部20个停车泊位供周边工汇花苑、银都佳园、泾惠小区等居民夜间停放使用。

长寿路街道永定新村下辖的东新苑、武宁四村、东新支路55弄小区也是典型的“老破小”,990户居民仅有停车位81个,100余辆车“居无定所”。延续扩容思路,建管委将目光锁定在小区附近的镇坪路智选假日酒店——尚安停车场,最终通过党建联建的形式,以优惠的“团购打包价”获得了15个车位,为有停车刚需的居民找到了新的出路。“可以‘团购’车位真是太好了,省钱又省心,不用再为回家找不到停车位而担心了。”小区有车业主表示。

智慧停车,提升停车效率

针对“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区建管委还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模式,不断优化公共停车场便捷服务,提高车位周转率,促进车位的合理配置,助力普陀区交通数字化转型。

自去年11月以来,普陀区首批智慧道路停车场在陕西北路(宜昌路至澳门路)西侧和伯士路(同普路至金沙江路)西侧试点启用,通过“视频监管、自动计时、人工巡查、自助缴费”四个环节,赋能道路停车精细化治理,不仅提高道路停车场泊位周转率,也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停车支付服务。

“这两条道路居民小区集中、商业繁荣,泊位周转率较高,同时也容易产生违章停车。”区建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监控对车辆进行停车全过程图像和视频采集,可以精确识别车牌号,自动记录车辆进场和出场时间。市民通过扫描泊位上或P牌上的二维码进入微信、支付宝“上海停车”小程序,或者直接在“上海停车”APP自助缴费,既快速又便捷,让道路停车效率大大提升。

智慧停车在普陀还有着更多的应用场景。区建管委对接医院开通“医院停车预约服务”功能,市民通过“上海停车”应用,在“医院停车预约”菜单,选择需要停车就医的医院,就可以实现车位预约。就诊时出示“预约二维码”扫码确认即可入场,驶入指定预约区域停车。截至目前,辖区内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中心、同济医院、区人民医院、利群医院等8家医院的线上预约功能已开放,基本实现全覆盖。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