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婉星)
本报讯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聚焦产业创新集群,深化校企合作成为题中要义。近日,普陀区上海友谊商店联手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搭建平台,为在校学生打磨出一场可在市场流通的画展,尝试探索一条“高水平院校+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被贴上“笑脸”贴纸的画作
戴璐怡是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一名高三学生,这是她第一次拿出作品参加画展。让她惊喜的是,作品很快就在画展现场被观众贴上了一个“笑脸”贴纸。“竟然有人喜欢我的作品,愿意花钱来买!”戴璐怡兴奋地说。
500元一幅画的价格,对比成熟画家的作品售价而言显得低廉,但对于首次参展即成功售卖出作品的戴璐怡和同学们而言,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专业技能的价值,体会到了“社会大课堂”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市场流通的价值和魅力。
同学们在画展现场一边观展讨论,一边领悟提升
“戴璐怡的画作被不少观众喜爱,而我的画似乎没那么受关注,这是为什么?”同学们在画展现场一边观展讨论,一边领悟提升。“创作不是平时的课堂习作,素描头像、色彩静物,要能传递某种内涵和主题。而能获得认可,有所共鸣,这是作品市场流通的前提,也是创作的意义。”戴璐怡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对此,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沈蓝深有感触:“我们学生的作品展有很多,但是实现展览售卖一体的还是第一次,我想这是针对我们艺术绘画专业职校学生产教融合的一次有效创新。”沈蓝进一步介绍说,学生的作品进入市场依托的就是艺术品商店、画廊等机构,而这次和友谊商店的合作,不仅激励了学生的创作意愿,也给了他们一次很好的社会历练,为他们真正走向职场奠定了基础。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31日,展出近40幅艺术作品,每一件展品都是逸夫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诠释。
近年来,打造“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友谊商店赓续发展文化艺术品产业的一大抓手。友谊商店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搭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产教融合新平台,为产业持续繁荣发展培育出更多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