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同款冷面已在普陀上市 2024年06月28日

来源: 上海普陀

0703_091703_383.jpg

(记者 王笛)

有一款美食,在《繁花》原著中,沪生同小毛出了弄堂便在饮食店坐定品尝了它;它在1934年便登上《申报》——“劳动者吃不起汽水、冰淇淋,它便成了唯一的需要品,既可解暑又能填饱肚子。”如今,这款美食早已成为了上海人民夏日里的“顶流”——冷面。冷面一般在初夏上市,一直可以卖到秋天,上海街头巷尾的饮食店摊都有供应,一般按两出售,是天气炎热时节最受欢迎的一种消暑主食。

四如春的冷面有多好吃?在《繁花》电视剧第19集,阿宝便拿出了冷面招待刚从日本回国的玲子,说这碗面“不比四如春的差”,足以见得在阿宝心中,上海冷面“嗲咪道”就要对标四如春。

随着申城温度的逐渐攀升,阴雨连绵的天气让人胃口欠佳,四如春的冷面已上市,一碗清爽的冷面或许能唤醒您的味蕾。早上10点,记者在位于石泉路的四如春食府(后称“四如春”)看到,尽管还未到正餐时间,四如春面馆前已经排起了长龙,店内人头攒动,食客们等着的便是那一碗碗冷面(下图)。

在四如春,冷面是要自取的,市民在收银台买单后,拿着小票到一旁玻璃房内排队自取。面积不大玻璃房内各类美食器具摆放地井然有序:冷面盒堆得比店员还要高,数十种浇头丰富多样,摆满了三层柜台。

“这里的冷面真的很好吃,我从小就喜欢吃他们家的冷面。”市民李女士表示,她特意从其他区赶来,就是为了品尝这一口记忆中的老味道,“一勺浓郁的花生酱更是冷面的灵魂所在,一定要叫店员多放一些。”

年迈的张奶奶笑呵呵地对四如春冷面的清爽口感赞不绝口:“外面的冷面我吃过很多家,牙口不好咬不断,这里的硬度正正好,适合我。”

而探究四如春面馆之所以能够伺候好上海人对美食挑剔的口味,秘诀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流程。首先,从原材料上,四如春坚持使用定制的面条,色泽清亮,微微泛黄,以固定的配方比例保证面条的韧度和口感。

“我们的冷面面条扁形且略硬,这种硬度最主要的就是要确保面条在蒸煮后不会‘烂’掉,口感上保持面条良好的支撑力和适中的硬度。”四如春食府负责人孙老板告诉记者。

而在制作手法上,四如春还有一项独创,就是所谓的“本帮风扇冷面”。

那一碗碗面条蒸熟煮熟后,便交到了四如春后厨前的制作区,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麻溜地撒上特制葱油,再左右手各拿一根筷子来回撩起热面数十次,一旁电风扇开足马力吹冷降温,这上下来回搅动数十次,面条得以根根分明,更加爽口。

制作流程看得到、装碗打包在眼前,这一碗面,是多少上海人童年记忆,也是他们魂牵梦绕的炎夏必备。

1996年,长寿路拓宽改建工程启动。作为普陀区市政建设史上有影响的重大工程,四如春面馆迁至普陀区石泉路,本就门庭若市的四如春食府,在电视剧的推波助澜下又成为品尝上海传统美食小吃的网红打卡地。

作为老牌面馆,转眼之间,二十八个春秋匆匆而过,历经沧桑的老店却未有半分颓势,反而愈发显得生机勃勃,每日都是一派繁忙而充满活力的景象,火力全开地迎接着每一位顾客。

“在《繁花》电视剧热播的时候,我婉拒了各路媒体的采访报道。对四如春来说,迎来送往更多的都是老食客,我希望为他们也保留住这份生活里的烟火气。”孙老板说。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