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以“异见”为主题的2023东方抽象主义艺术展暨上海抽象画会成立七周年年度大展在普陀区美术馆开幕。普陀区文旅发展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学者、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等参加开幕式。
本次展览展出近八十幅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涵盖油画、水彩、版画、综合材料等,参展艺术家年龄差距较大,其中最年轻的画家30岁,而最年长的艺术家已经年逾80岁,可谓“三代同堂”,但他们在抽象艺术方面却有着共同的追求与目标,旨在通过抽象艺术的多元形式,引发观众对美的独特感知和思考。
展览的策展人、著名抽象艺术家、东华大学教授、上海抽象画会副会长胡伟达这次带着自己的2幅作品《花开声音》参展,他希望通过这两幅作品传达对生命、对自然的一种赞美,展示出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而谈及展览地普陀区近年来愈发浓郁的艺术氛围,胡伟达更是赞不绝口,在他看来,普陀区美术馆优良的展览环境,及其附近拥有数所知名高校、中学都对推广文艺作品、普及抽象画有着积极的意义。他说:“普陀区美术馆对待展览作品的态度是专业的,也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我感觉彼此合作是非常惬意的事情。”
本次展览是上海抽象画会成立七周年的年度大展,展出上海代表性抽象艺术家群体的最新研究和创作成果。此前,上海抽象画会主办过以异号、异视、异形、异界、异向、异曲、异境为名的系列展览,现在“异见”将成为画会新展览的标志。记者了解到,这也是该系列展览在上海的首次展出。
在展览的总策划、中国著名抽象艺术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抽象画会会长许德民表示, 画会成立多年来的核心价值观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一个“异”字,“异”是一种创新,也是对艺术价值的本质追求,代表着画会展示出不一样的学识,不一样的眼界创造艺术的难度和高度。
许德民在现场对记者介绍他的抽象画作品中糅合了不少青铜器、甲骨文等元素,是因为他希望透过这些作品能消除不少市民认为抽象画是西方百年前传入中国的“误解”。
他侃侃而谈:“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5000年长河中,抽象艺术从彩陶、青铜器,到书法篆刻、陶瓷,到石文化,存在于每一个历史阶段。而今,传承着中华文化,上海抽象画会‘古为今用’,已实现当代学术艺术的抽象创作。”
据悉,上海抽象画会是中国最早创导东方抽象主义艺术的学术团体,它们不仅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建树,在创作风格上也形成了一种风尚,大家自觉地将自己的风格维系在东方的经纬上,无论是风格、符号、色彩观念与气氛,都尽量使自己创作的作品具有东方特色和本土意味。这次展览也是目前为止,中国艺术界首次以东方抽象主义为主题的大型群体抽象艺术展,这将成为中国抽象艺术发展的一个具有史诗意义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