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热浪,挡不住普陀高中学子们社会实践的热情。进入7月,2024乐学乐益 靠谱行动“普陀大学堂(公益学堂)”高中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在各大社会实践基地全面铺开、精彩纷呈。每一天的实践,都是新的收获与历练。
这不,近日学子们又获得了一次别样的实践体验机会,在区教育局的统筹下,“社会组织+法院”“社区+学校”多向赋能联动,为学子们献上了一道生动美味的“法治大餐”。学子们组成“研学团”,“推开”法治的大门,“走进”法的世界,以第一视角“浸润式”体验法治中国,“零距离”感受司法权威,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零距离打卡沪上法院 “解锁”学法新体验
来自3所中学、实践于兰田、铜川、镇坪、凯旋4个社会实践基地的近百名高中学子们在乐助乐龄的组织下,满怀憧憬地来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启一场法院社会实践实地“打卡之旅”。
跟随着法官的脚步,学子们走进庄严肃穆的C101法庭,在旁听席就坐。高悬的国徽、整齐的桌椅,无一不显露着法院严肃的使命,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子;而“智慧庭审系统”快速检索、无纸化阅卷等高科技“操作”更让学子们大开眼界、连声惊叹,伴随着法官细致且生动的讲解,大家深切体会到科技的力量和新时代司法服务的高效。走进C217法庭,圆桌的设置,瞬间拉近了沟通者之间的距离,将温馨营造于方寸之间,法官用有趣新颖的演绎方式向学子们展示了法槌、法徽、法袍,让大家对法院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激发了作为未来社会“栋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每一位学子都认真聆听,与法官积极互动,整个参观过程充满了思考。学子们还细细打量着法院的每一个角落,感受法律的威严,增强对法治的信仰,提升自身法治素养。
沉浸式观摩辩论赛 点燃思辨“火花”
高中生正处于即将成年步入社会的阶段,知法、守法、用法对塑造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至关重要。而以高中生为主体、以法官为主导、以法治为主线、以辩论为形式的2024“至正杯”校园法治辩论赛,无疑是高中学子们快速拓宽法律视野、激发思辨能力的“黄金法治课堂”。
为给学子们带去更好的体验,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真正从内心崇尚法律,社会实践基地的运营方乐助乐龄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中枢载体”作用,全力链接资源,带领学子们走进辩论赛决赛现场,学习观摩长见识。台上,队员们围绕辩题“青少年普法重在普及法律规则还是法律文化”唇枪舌剑,思维表达环环相扣;台下实践的学子们全神贯注紧跟节奏,尽情感受灵魂被唤醒的力量。“法官如是说”和评委的专业点评环节,更激励着他们大口汲取“能量”,快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对法律文化的感悟。
实践激扬“智慧之力” 与“法”同行向未来
活动结束学子们仍意犹未尽,你一句我一句交流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的陈同学说:“今天的辩论赛非常精彩,当时我脑子里也有两个小人在‘交战’,选手每一次发言都主导了我思维的变迁,给我更深层次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普陀校区)的李同学说:“今天的研学之旅受益匪浅,让我对法律有了更加深入,对法律职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感谢机构和法院提供的宝贵实践机会。”
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曹同学说:“我感觉今天被满满的智慧之力包围了,无论是法院的智慧庭审还是辩论赛的智慧较量,都给了我思考的智慧,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研学课堂。”
学子们还纷纷表示,回到社区后将把在法院所见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志愿服务中积极弘扬法治精神,努力成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为全面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次法院之行的社会实践研学,不仅加深了高中学子们对法治理念的理解,培养主动学习法律、理解法律、运用法律的能力,也拓宽了高中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各基地将开设更多“适性成长”的“法治课堂”、打造更多特色“志愿岗”,促进学子们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区教育局将加强资源统筹形成合力,助力完善乐学乐益 靠谱行动“普陀大学堂(公益学堂)”校外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体系,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最朝气蓬勃的人生阶段全面学习实践党的二十大精神、绘就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