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50万起,这个新规实施后违法成本提高 2024年08月09日

来源: 上海普陀

  日前,普陀区应急管理局对一起高坠事故行政处罚进行通报,该事故是《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应急部14号令)自今年3月1日起生效以来,普陀区首个罚金为50万元的案例。该案背后,一个融合数字监测、立体追责、信用建设的应急管理新体系正逐步成型,形成前、中、后端线性监管闭环,为辖区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工作再上一层强韧屏障。

  警钟长鸣:严管严罚,守牢安全底线

  数月前,普陀区某公司一员工在未佩戴高空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违规翻越消防连廊护栏,不幸坠楼身亡。此次事故被认定为一起因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所造成的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应急部14号令)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该企业被处以50万元罚款。

  据了解,这是自今年3月1日起该新规正式实施以来,普陀区首个罚款金额为50万元的案例。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区应急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对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我们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任何对安全生产的忽视和懈怠,都有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希望通过此次严厉处罚,能让对方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新规引领:提升成本,驱动预防为先

  一般责任事故处罚起罚点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这一“长牙齿”的硬措施,无疑大幅提升了企业的违法成本,倒逼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以制度为手段震慑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据区应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提高起罚点不仅是针对违法企业的惩戒手段,更是执法部门在深层次上推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从事中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的重要举措。此举从制度源头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配合日趋完善的立体化追责体系和“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建设体系,在监管端形成强大驱动合力,推动企业自主加强前期风险隐患排查力度、不断深化安全教育培训、持续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双向奔赴、多点发力,共同推动安全生产共建共治共享。

  “提高违法成本,能够有效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倒挂现象,以良法促善治,让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安全生产底线,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区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执法人员正在普法

 多元驱动:三端贯穿,共筑新型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断完善执法配套机制的同时,普陀区也在稳步构建融合数字监测、立体化追责与信用建设于一体的应急管理新体系。

  前端以数字化基座为核心,建立全区危化、重点工贸“一企一档”,为工贸企业“精准画像”,系统推进全区安全生产监管“一张码,一块管”,打破不同条线系统间的数据壁垒,锁定高频隐患区域和高频隐患事项“两个清单”,针对性采取联勤联防联控措施,织就一张覆盖全域、洞察入微的安全监管数字网。

  安全生产监管企业码界面

  中端以高违法成本策略结合立体化追责体系,不断深化行刑衔接机制,深入完善高坠等安全生产领域综合治理协作配合机制,有效联动检察公益监督,从行政处罚、刑事制裁等角度立体化完善追责体系,配合处罚力度提升,从根本上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倒挂现象。

  后端依托信用建设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对失信企业进行“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精准打击和有效约束,同步构建以法治为引领、以信用为基础、以主体履责为手段的白名单制度,配合信用恢复机制,推动政府监管效率和企业运营效率双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安全问题不仅是检验城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实战考场,更关乎整个区域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下一步,普陀区应急管理局将在实现监管对象分级分类有效覆盖、监管方式动态有序升级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为全面推进普陀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