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政策“接地气”,当好“店小二” 2025年04月17日

来源: 上海普陀

  4月15日,普陀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市、区有关领导与百余家民营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话普陀民营经济发展未来。围绕2007年9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在普陀调研时“要利用上海‘西大堂’的优势和特点,重点引导发展集聚型、服务性、高端化民营经济”的殷切叮嘱,普陀区正立足区域禀赋,干字当头,奋力一跳,将习近平总书记“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的工作要求转化为“政策包+服务链”的实践方案。

  会上提出了关于普陀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从“优环境、降成本、促发展、保权益”四个方面,注重体现普陀政策措施“接地气”,全力当好服务民营企业的“店小二”,奋力打开普陀民营经济发展新天地。参会的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这场大会既是“定心丸”,更是“冲锋号”。

 政策托底,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普陀有着深厚的工业基因和商贸基因,是民营经济发展大区、强区。围绕民企发展,昨天的大会作出许多极富含金量的政策部署,让企业感到信心倍增。

  优化涉企行政检查,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免费为企业提供数字版“健康体检报告”……在上海九州通副董事长吴长海看来,这些部署可以说及时为普陀民营企业家送上了“定心丸”。

  作为一家以数字化医药分销及供应链为核心的企业,九州通是国内医药流通板块最大的民营医药商业企业,搭建了行业稀缺的“千亿级”医药供应链服务平台,孵化出服务于B端和C端用户的大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吴长海坦言,医药流通行业受政策波动影响较大,大会提出的落实市里营商环境优化26条措施“务实且及时”,为企业稳住了阵脚,“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深耕普陀,对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也更有信心。”

  复星医药副总裁袁方兵深有同感:“复星医药扎根普陀30余年,无论从创新人才、投融资,还是国际合作等,区委区政府始终扎实、务实地帮助我们解决实质性问题。”

  近年来,复星医药坚持围绕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积极布局全球化业务——2024年企业年报显示,复星医药超过25%的营收来自海外。谈到大会,袁方兵最关注的是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提法。他表示,生物医药的创新离不开全球合作,许多民营企业“出海”亦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相信在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也有助于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企业。”

  天地软件园党委书记宋峥告诉记者,听到大会提及推出一系列为民企纾困政策时,自己感到深切的共鸣,“园区98%的入驻企业是民营企业,人才住房、信贷融资是民营企业遇到的共性难题,接下来我们将联动区里政策逐一破解,为民企提供更精准的支持。”

  聚力发展,服务是普陀第一资源

  畅通政企沟通机制,提高企业办事便利性,降低民营企业投融资成本,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加快引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民营企业优秀人才……昨天的大会,围绕营商服务着墨颇多。

  事实上,普陀区始终坚持“服务是普陀第一资源”的理念。从发布“服务企业PLUS”行动计划、成立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一体化专班到践行“三习”“五赋能”“十聊”工作法;从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民营经济圆桌会议到营商环境体验官等,接连推出的惠企服务政策和多元服务形式,让在普陀干事创业的企业家无后顾之忧,为普陀民营经济发展吹响“冲锋号”。

  钜甲信息董事长郭亮表示,普陀对民营企业的重视之深,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服务认识之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

  钜甲信息主要从事传统生铁、焦炭贸易,近年来拥抱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浪潮,致力于打造“铸造炉料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由于平台经济交易量大这一特性,钜甲信息在税务和融资方面需求较高,“普陀税务单位对我们帮助很大,为我们避免了许多合规风险;商会也经常组织政企营商座谈会,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服务阳光普照,创新迸发活力。“借助会议的东风,我们接下来要研究如何实现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和赋能,特别是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模型运用到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致盛集团主要从事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发与运营,董事长张润斌表示,大会不仅增强了其动力和信心,也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桃浦新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是我们未来考虑的亮点。”

  正如致达科技董事长严文统所言,这场大会让民企看到政府的决心与诚意,民营企业有了信心,更要稳扎稳打地做好主营业务。在数据与智能的浪潮中,普陀民营企业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坚实的步伐,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