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人大十七届三次会议第031号提案的答复
恽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的意见和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大上海保卫战”中,普陀区组建了由报到党员、“两代表一委员”、统战人士、青年团员等多元力量组成的“第二梯队”,作为对居村“第一梯队”力量的补充和工作支撑,在疫情防控和社区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普陀区将围绕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严密组织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巩固和壮大“第二梯队”力量,推动“第二梯队”平战转化、融入社区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是严密组织体系,建强基层治理共同体。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职能部门下沉一线、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居村“第二梯队”工作格局,健全“区委党建办+街镇党(工)委+居村党组织+居村第二梯队”四级架构体系。区委党建办牵头抓总,负责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基层,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统筹管理,对各街镇开展实地督导。街镇层面建立联络员机制,委派专人加强协调,负责辖区居村“第二梯队”整体化建设和调配。居村党组织承担具体领导职责,建立组织严密、执行有力的队伍管理机制,优化人员结构,细化责任分工,充分调动队员参与基层治理主动性、积极性,增强队伍整体合力。运用“先锋上海”平台,建立线上在职党员“报到-审核-联络-入队”流程体系,注重吸纳辖区内新发展党员、新转入党员加入“第二梯队”,及时补充队伍力量。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基层治理高效能。根据“第二梯队”年龄结构、职业特点、个人专长、兴趣爱好等,划分类别、编组入队,积极引导在医疗、教育、法律、文体、环保、新媒体等领域有专长的队员,认领居村服务项目,参与街镇、居村组织的公益类服务活动。积极调动居村年轻力量,协助居村党组织做好网上群众工作,收集居民诉求,参与讨论、建言献策。探索“双楼长”全覆盖,推广到社区报到的“第二梯队”党员担任“第二楼组长”,参与居村“红色议事厅”,开展“第二梯队”队员“亮身份、亮特长、亮服务”楼组亮牌行动,提升楼组管理效能。组织开展“第二梯队”骨干培训班,通过线上引
导、日常交流、案例教学等,提升队员社区治理、为民服务、群众工作等方面素养能力,增强社区工作“融入感”。
三是强化组织保障,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建立重点项目扶持制度,依托区域化党建联建,加大向“第二梯队”资源匹配倾斜力度。探索“第二梯队”项目积分制,鼓励队员积极参与社区公益、社区宣传、基层治理等服务事项,细化项目清单、量化任务积分,以积分换取奖励。居村党组织定期召开“第二梯队”骨干会议,讨论议定社区内阶段性重大问题。街道党工委每年组织召开一次“第二梯队”队长座谈会,总结经验、听取建议。每年评选一批优秀“第二梯队”骨干,优先选派参加区级以上各类培训,优先推荐参加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精神文明等各类评选表彰,加大各级党组织宣传“第二梯队”典型事迹力度,传递正能量。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组织部
2023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