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区域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

对区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00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施云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力度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普陀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开拓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消除残疾人家庭生活障碍,让残疾人享有高品质生活为主旨,切实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打造成为民心工程。为让残疾人群体感受到城市温度,区残联精益求精再进步、立足长远谋持续、建章立制强规范,用“大民生”的标准做好每一件“小实事”,用绣花的精神解决每一个残疾人的“小问题”,充分践行“群众工作无小事,细枝末节见真章”。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为促进残疾人共享“家改”成果,为让残疾人群体感受到城市速度、城市温度、城市高度,区残联立行立改、压实责任、强化联动、积极落实普陀区委区政府本年度实事项目的相关要求,2024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计划完成350户,实际完成391户,完成率111.71%2025年持续列入区政府实事项目,计划完成252户,目前正在推进当中。

一、根据《关于“十四五”期间推进本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通知》(沪残联〔2023〕42号)文件要求,申请人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本市户籍;2、持有本市核发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3、民政部门认定城乡低保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人员、以及特困人员、重残无业等定期定量人员;4、一级、二级残疾人。

二、根据《关于印发〈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评估办法〉〈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细则〉的通知》(沪残联〔2024〕3号)要求,区残联全面负责辖区内残疾人家改工作,掌握辖区内残疾人家改需求。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改造资料档案,档案应包括评估资料、改造方案、改造合同、验收单及满意度评价表,改善类改造还应包含监理报告及审价报告。

三、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本着“一户一案”原则,根据残疾人家庭的实际需求,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个性化制定改造方案,包括:

(一)出入口改造:室口进行平整或坡化并设置扶手。

(二)卫生间改造:改(新)建洗浴、如厕一体的卫生间,将卫生间门拓宽,地面防滑处理,洗手盆前端设置扶手、下部留出足够移动空间,蹲便器改为坐便器或配发浴便椅,安装抓杆或扶手,安装浴凳、低位或活动式淋浴装置等设施,方便残疾人如厕、洗浴;改(加)装用水设施,以方便残疾人生活用水。

(三)厨房改造。拓宽厨房门,将厨房灶台、橱柜、洗手池等高度降低,方便乘坐轮椅残疾人操作、使用。

(四)卧室改造。拓宽卧室门,墙面安装抓杆或扶手,加装护理床,方便残疾人活动、休息。

(五)安装闪光门铃或可视门铃、提供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等。为听力残疾人门口安装闪光门铃或可视门铃,方便其独自在家时知道有人敲门、谁来敲门;适量提供没有纳入辅具适配范围的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方便其通过电视等媒体接受教育。

(六)安装煤气泄露报警发声装置、提供读屏软件等。为视力残疾人在灶台或热水器上安装燃气泄露报警发声装置,方便其在遇到燃气泄露危险时及时得到语音报警信息;为视力残疾人在电脑上安装通过语音导航获取屏幕信息的导读软件,帮助其操作上网。

(七)其他。其他方面有助于各类残疾人消除家居障碍、提高生活品质的改造以及添置适量的无障碍设施、设备和产品等。

 

普陀区残联主要做法:

一、瞄准目标,加大项目落实的力度

按照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让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家改”任务,区残联党组发挥了党组织党建引领、带动创新、协商讨论、统筹联动等作用,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建设“家改”工作专项小组,聚合党建引领助残服务多元力量,织密扎牢残疾人民生保障安全网,激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二、夯实基础,提升工作开展的精度

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走进群众问需于民,根据实际民情扩大改造范围,通过加强基层抓手,建设居村残协“家改”站点。围绕科学助残的基本理念,优化操作流程,在市残联大数据的支持下,用好科学的方法进一步优化“家改”的操作流程,做到紧贴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精细管理,完善和规范“家改”工程的改造及验收工作流程,把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改造监管,保障改造质量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通过无障碍基层督导、区残联领导帮办、明确责任清单等多种形式,为切实提高困难重度残疾人的满意度和精准度,做到“十四五”期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全范围改造。

三、破解难题,彰显问题解决的速度

建立区残联、街道(镇)残联、残疾人家庭、“家改”实施单位的协调机制,密切配合,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响应。工作中,发现变化及时跟进,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发现矛盾及时化解,确保“家改”项目有序推进。

四、聚焦流程,提升知行合一的实度

为提升对“家改”项目的群众满意度,立足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的功能定位,围绕科学助残的基本理念,坚持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中心。区残联党组积极开展专项调研和基层指导工作,组织开展“家改”专题培训会议,组织街道镇分管领导、分管科长、残联干部及专项工作人员,将文件精神通报落实,把政策要求解释到位,通过群策群力为基层赋能。

五、优化服务,增强服务群众的温度

“十四五”期间上海市残联对上海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进行了科学的整体规划,区残联在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精准化、精细化的筛选下,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改造。但在整体规划的大前提下缺少对残疾人家庭的个性化需求考虑。残疾人是困难弱势群体,不同的残疾类别、年龄层次、家庭结构、居住环境、困难情况,对改造的需求都不尽相同。改造期间残疾人家庭的人户分离、行动不便、独居老人、住宿问题导致无法有效的对确实有改造需求的残疾人家庭进行适合的改造。

区残联组织开展基层摸底问需于民,通过基层排摸残疾人家庭,根据不同残疾类别、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改造需求,对接改造服务商,针对残疾人群体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的为残疾人家庭制定符合家庭特色的“家改”计划,做好残疾人及其家属、街道镇和“家改”服务商的润滑剂、粘合剂把改造工作落到实处。

六、打造亮点,突出工作成果的亮度

区残联在改造项目受理阶段,组织开展各街道镇做好为行动特别困难且有办理“家改”意愿的残疾人及其家属,提供“随申办”上门办理服务,通过街道受理中心3.0系统受理、街道残联“家改”系统受理和“随申办”一网通办受理的线上线下相互结合模式,把“家改”阵地建在家门口。

非常感谢施云霞代表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关注。关于您的[提案建议],也是近期在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中,逐步显现的一个问题。相关文件对改造对象有了明确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实际问题:

1、部分符合条件的改造对象,因自身身体情况不允许或自家刚装修不久,频繁搬迁太过繁琐,不愿意再次进行无障碍改造。

2、部分重残无业人员,享受重残无业人员机构养护政策,长期居住在养护机构,也无家改需求。

3、部分确有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的残疾人,目前暂不符合市残联文件规定的对象。也有残疾人通过“12345”热线来进行政策咨询和了解,确实不符合家改条件的,我们也做好安抚工作。   

4、部分符合无障碍改造的残疾人,由于申请民政“适老化”改造的,由于政策重叠无法申请无障碍改造,将在后续政策年限到期后继续跟踪调查,如有意向的做好相关改造的申请工作。

相关情况及您所提建议情况也向市残联有关部门进行了反馈。再次感谢施云霞代表提出的宝贵建议,感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关注。区残联将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工作,把实事办实,并将相关建议向市级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希望能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家改的覆盖面,提升生活质量。同时,也进一步提升我区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质控,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让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上海市普陀区残疾人联合会

                           2025327

 

联系人魏峰                         联系电话:52567988-8311

联系地址:中山北路260535邮政  编码:200063


特殊稿件右侧区域内容请使用tab按钮切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