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水岸办:
倪晓芳委员提出的“多元焕新苏州河沿岸生态,打造‘半马苏河’活力秀带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2024年以来,普陀区围绕“半马苏河”品牌,充分挖掘苏州河之畔的岸线资源,持续举办多样化促消费活动。赋能汽车消费,五一小长假期间联手长风大悦城嫁接周边特色文旅资源,举办“悦驾普陀、畅购半马”汽车品质嘉年华活动,实现汽车消费、商圈消费、文旅消费的相互引流。主动承接上海国际邮轮节,举办普陀分站活动,推动商圈消费和邮轮消费场景融合,打造消费新体验。推动长风大悦城聚焦暑期亲子消费场景,力促商场内乐高探索中心和长风海底世界票根联动,满足亲子出游配套消费需求。深度串联商旅文体展目的地,推动天安千树商场优惠和苏州河游船票根联动,提供更加全方位、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今年,区商务委将贯彻落实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主线,坚持围绕“提能级、聚流量”“强联动、促消费”的发展原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大力提振消费。制定消费节庆打造、商品消费换新、服务消费提质、新型消费促进、消费场景打造和消费环境优化全年6项促消费专项行动,加强公共资源与市场主体对接,与知名品牌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创新方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强化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拓展更大范围、更广场景、更高水平的跨界合作。鼓励各重点商圈主动对接市级标杆活动和重点活动,促进流量向销量转化。加大对高品质、高流量的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活动的引流支持,推动商旅文体展活动的深度融合。加强宣传推广,运用各种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进一步增强普陀促消费活动影响力,持续深化“半马苏河”品牌。
一是以滨水沿河多元场景为驱动,形成苏河水岸商业功能布局。串联沿河场景,打造滨水消费节点,贯通全域体验。以大悦城、天安千树等沿河商业体为支撑、以半马苏河公园、长风公园、梦清园主题公园等优质沿河绿地资源为核心,以武宁路桥、江宁路桥、昌化路桥等桥下空间为拓展,形成从消费空间到消费内容的贯通。利用G0等创新土地弹性管理政策,为苏河沿线补充临时性、半临时商业设施,满足消费需求。利用桥下空间增加运动、轻餐饮、露天影院等娱乐消费内容,提升节点趣味性。加快打开沿岸部分载体沿河侧围墙,加强商业场景与滨水空间的联系,为客流提升消费便捷性,打造苏河沿河商业的第一界面。升级沿河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类业态,完善沿河商业中心、邻里中心、党群中心等各类综合服务设施,充分利用背街小巷的商业设施以及沿河小区公共设施的零散区域,建设苏河“社区工坊”,协同延伸服务功能,增加服务覆盖范围,为沿河居民提供便捷的日常生活消费新场景。
二是以艺术细胞和历史文化为基底,形成多业态融合商业功能布局。串联文旅优质资源,在打造沿河商业特色消费的基础上,重点聚焦长寿湾区域艺术特征和真如市级商圈历史文化消费,实施内容重塑和空间优化,提升商业消费的驱动力,打响普陀商旅文消费品牌。立足于M50园区艺术特质,联动天安千树打造区域型“艺术社区”IP。增加M50艺术策源性及大众参与性,引入更多适合大众参与的泛艺术形式,依托天安千树与M50园区组团,形成从业态到空间氛围艺术化,扩大艺术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用好顾正红纪念馆、纺织博物馆、造币博物馆、工业文明展示馆等场馆空间,通过文创周边、互动体验、游线串联、优化导视、联名市集等方式提质升级,推动长寿湾区域文艺内涵提升。
三是以“社区+社群”消费为支撑,形成在地烟火商业功能布局。着力提升商圈在地消费繁荣度,引导城市夜间经济特色化运营,打造“24小时活力商圈”,鼓励24小时多元业态发展。加快推动长寿路沿线商业改造升级,以鸿寿坊开放共享式特色商业为串联,形成长寿路南向5大社区商业与长寿路北向特色餐饮品牌的空间联动和业态融合,以细分门类餐饮的深度集聚构筑“夜间烟火”特色品牌;围绕在地居民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新需求,打造高品质社区配套商业体系;以服务社区需求的商业为基础,促使强服务属性业态的有效回归和品质提升;结合社区导向,引导公共空间及活动节事的社区化营造,打造“最具幸福感”的社区生活。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上海市普陀区商务委员会
202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