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区审计局对2023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要求,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较好地完成了2023年全年主要目标任务。
——强化政策集成,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强劲助推经济回稳向好,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81%,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位。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改革,为中小企业减负增能。高效兑现助企政策,全年投入区级财政资金24.29亿元,同比增长30.10%。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四大重点培育产业贡献度稳定提升。
——聚焦重点领域,民生福祉切实增进。积极落实财政收支“紧平衡”,严格贯彻政府 “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各项支出。积极保障城市更新,着力提升城区功能品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深化审计工作,审计整改有效落实。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形成督促办理闭环。优化项目组织方式,强化不同类型审计间的统筹协作、信息共享,切实提高审计质量、效率和成效。有序推进审计整改平台建设工作,分步实施历史数据迁移及新建项目信息录入,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实时跟踪。强化审计整改跟踪检查,上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25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
一、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对区财政局2023年度组织本级预算执行和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情况开展了审计,优化项目组织形式,使用“1+3+X”模式,同步实施区民政局、甘泉路街道、市场监管局等3个部门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在对财政数据开展整体分析的基础之上,重点关注预算执行、三公经费、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X类审计事项,扩大同步延伸范围,促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得到集约利用。从审计情况看,全区“三本预算”执行总体平稳有序,较好实现了全年预算目标;各预算单位积极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1.部分预算项目实际未支出。5个部门的12个项目全年零支出且未及时进行调减,涉及年初预算合计2767.65万元;2个部门的2个项目年中调减部分但全年零支出,涉及调整后预算191.35万元。
2.部分预算项目执行率偏低。3个部门的5个项目实际执行率低于25%且未及时进行调减,涉及年初预算合计6718.30万元;3个部门的3个项目新增或追加预算的编制与项目当年实际推进情况匹配度不高,实际平均执行率为13.48%,涉及调整后预算777.39万元。
3.部分采购业务未使用电子集市。2个部门的部分物业管理服务和1个部门车辆维修业务,未按政府采购规定纳入电子集市采购,涉及金额33.77万元。
4.部分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不规范。2个部门部分公务用车使用申请晚于用车时间;其中1个部门车辆维修信息记录不完整,1个部门加油记录、使用台账信息记录不完整。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和重点项目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对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从审计情况看,园区政策得到落实,政策申请渠道畅通,政策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园区产业形成初步聚集。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1.个别政策评估标准不够完善。园区制订政策实施细则及评审评分标准,但评分标准指标中定性指标权重占比高,具体指标评分标准比较简单,如企业运营情况按优秀至不合格分四档赋分。
2.个别政策落实晚于合同约定。经企业申请、专家评估及会议审议等流程,园区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告知函,但告知日期晚于合同约定的回复期限。
3.政策实施自评估报告未按规定报送。园区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汇总,但未按规定定期报送政策牵头部门,影响政策更新需求。
三、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开展了6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2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项目批复总投资合计41.74亿元。从审计情况看,相关项目建设程序基本合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基本规范,对提升城区功能布局、优化社区人居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发挥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1.部分项目工程造价结算不准确。5个项目部分工程量及价格、费率计算有误,影响工程造价结算准确性,经审计造价复审抽查,净核减额合计1089.31万元。
2.部分项目分项概算未及时调整。1个项目监理费用超批复,1个项目空调通风工程超批复,上述项目实施过程中分项概算发生调整但未及时办理审核手续。
3.部分项目招投标管理不够规范。1个项目招标文件中缺少对合同专用条款的约定,1个项目招标控制价中部分事项重复列示,1个项目合同内容与投标文件不一致。
4.部分项目竣工决算编制不准确。在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编制中,1个项目设备投资支出不准确,涉及金额1073.88万元;1个项目利息收入未冲减建设成本,涉及金额3695.28万元;1个项目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四、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区审计局在各类审计中持续关注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状况。从审计情况看,各部门单位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试点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动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1.房屋资产基础管理不够完善。因机构调整,1个部门将部分房屋提供给另一部门使用,但未按公物仓规定执行房屋资产出仓申请使用程序,合计建筑面积4348.73平方米。
2.房屋出租管理不够规范。1个单位部分租入房屋对外出租未建立租金收取台账;1个单位个别房屋出租未及时收取租金,涉及资金19.35万元。
3.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不够准确。4个部门固定资产变动未及时进行财务处理或重复核算,合计涉及金额144.51万元;1个单位处置临时设施取得的收益使用银行账户不当,收入核算不准确,涉及资金10.62万元。
五、审计建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审计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审计建议:
(一)加强财政管理,促进资金资产配置优化。一是进一步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细度,严格预算资金管控,强化预算执行分析,推进预算项目及时调整,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二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根据限额标准选择采购方式,组织实施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行为的规范性、公开性、专业性。三是加强公务用车的使用和运维管理,严格业务流程控制,完善信息记录及监管,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合规性。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夯实房屋资产管理基础,利用公物仓信息系统实施实时监管,维护国有资产及收益的完整性、安全性。
(二)加强机制建设,促进重大政策贯彻落实。一是完善政策落实情况评估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政策落实、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完善政策落实具体细则,细化评审评分标准,逐步提升定量指标比重,促进政策体系建设不断更新。二是优化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明确部门间分工衔接,强化项目过程监管及综合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制度规定和操作流程,不断强化制度执行控制,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三)加强环节控制,促进重大项目规范建设。一是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提高预算资金安排与项目实施进度的匹配度,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效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二是规范建设管理,强化主体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切实履行职责任务。三是重视项目建后管理,规范编制工程结算及财务竣工决算文件,及时进行财务处理。
对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区审计局已依法出具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整改意见建议。区政府将按照审计整改的有关规定,责成相关部门单位落实整改要求,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不断提升审计整改实效。具体审计整改情况,区政府将于今年年底前向区人大常委会作出报告。
上海市普陀区审计局
2024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