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解决或采纳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全文
邱小圳、韦健、林戎、姜琦、高夷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普陀区集成电路人才高地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集成电路是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之一,普陀区积极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近年来,随着“苏河芯湾”品牌发布、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出台、“一核引领,三园协同”集成电路产业布局形成,普陀区域内集成电路企业规模及增速明显扩大,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普陀区持续修订了《普陀区促进“才聚普陀”实施办法》《普陀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实施意见》政策,加大对集成电路企业培育以及集成电路人才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普陀区集成电路人才高地。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当前,普陀区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设计为基础、以智能汽车为应用、以数据服务为延伸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累计引育了3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
(一)加大扶持力度,深化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近年来,市人社局、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关于各区使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财政局关于本市劳动者申领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深化上海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等文件,普陀区发布了《普陀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普陀区关于使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开展职工职业培训工作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市级技能提升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市区联动为企业在开展自主评价、高技能人才培养、学徒制培训、高技能人才项目认定等方面提供支持,通过市区两级政策的同向发力,加速各行业领域技能人才的培育和选拔,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二)依托高校及平台优势推动普陀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聚集
普陀区积极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方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的人才。充分发挥华东师范大学集成电路领域人才集聚、科研能力强等特点,引导高校人才到辖区内集成电路领域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民营企业开展挂职交流,担任科技专员、特聘专家,加快集成电路领域产学研转化。
(三)修订政策推动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引育
2024年,普陀区修订了《普陀区促进“才聚普陀”实施办法》,针对高层次人才首次在普陀创业落地,给予最高100万元创业扶持及最高100万元人才购房补贴;修订了《普陀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意见》,新增培育初创企业条款,对成立五年以内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成功获得专业投资机构投资,给予最高3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进一步强化了对区域内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来到普陀创新创业。
二、下一步工作
(一)产教融合加大人才培养
依托华东师范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及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集成电路平台优势,结合区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采用校企双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指导,支持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同时充分发挥两所高校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会同企业联合引进国际集成电路装备产业高端人才担任学生导师。推进建立企业导师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培养经历作为其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考核评价等重要依据。
(二)完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技能评价
鼓励集成电路企业积极申报成为本市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并开展企业自主评价,改变因暂无社会化评价项目而无法开展技能等级认定的局面。通过自主评价,员工能得到相应技能水平认定,企业可探索相应的配套奖励或晋升机制,畅通员工发展通道,助力稳岗留工,强化集成电路行业领域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还将组织相关单位大力推进如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等相关职业(工种)的社会化评价征集遴选工作,进一步推进普陀集成电路人才高地建设。
(三)统筹做好人才服务保障
健全、完善区内集成电路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集成电路人才发展的环境。围绕集成电路“百亿级”产业发展目标,制定集成电路专项人才政策,为更多一线人才提升技能提供政策保障。给予集成电路领域企业一定的落户名额,提高人才感受度和获得感。同时支持区内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申报上海市白玉兰人才以及东方英才计划,做好人才政策的宣传,申报辅导工作。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
2025年4月2日
联系人:仇智斌 联系电话:13524565240
联系地址:大渡河路1668号2号楼11楼 邮政编码:200333